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

昱信简单 2025-11-27 10:43:57

1948 年,德国一位 63 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 2000 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地址写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汉斯捏着汇款单的手指有些发抖,纸角被他攥得发皱。邮局里人不多,职员见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外套,鞋子还破了个洞,忍不住多问了句:“您认识南京来的人?”汉斯没说话,只是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转身慢慢走出邮局。他找了个街角的长椅坐下,阳光晒在身上却暖不透心里的凉。 1948年的德国街头,风里还带着战后的冷,63岁的汉斯缩了缩脖子,旧外套的领口磨出了毛边,右脚鞋尖有个洞,露出的脚趾沾着泥。 邮局的玻璃门被他推开时,叮铃的响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职员递来汇款单,他眯着眼看地址——中国南京,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指猛地一颤。 “2000美元。”职员的声音轻了些,目光扫过他磨破的袖口,“您认识南京来的人?” 谁会从那么远的地方寄钱给一个流浪汉呢? 汉斯没应声,只是把汇款单往掌心按了按,纸角很快起了皱,像他此刻拧成一团的心。 他转身走出邮局,阳光斜斜地打在地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却照不进他眼底的雾。 街角长椅上,他终于敢展开那张纸,指腹一遍遍擦过“南京”两个字,1937年的雪突然落进了心里——那年冬天,南京城破,他穿着军装躲在教堂后院,是个戴蓝布帽的小姑娘塞给他半块热馒头,说“叔叔,活着”。 眼泪突然就下来了,砸在汇款单上,晕开一小片墨迹,像那年馒头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 他在长椅上坐了很久,直到太阳西斜,影子缩成一团。 后来他用那笔钱租了间小房,窗台上总摆着一盆南京常见的腊梅。 善意从来不会被时间冲走,它会在某个冬天,长成能为你遮雪的树。 现在他摸着汇款单上已经平整的纸角,突然觉得阳光好像暖了些;原来有些债,要用一辈子的记挂来还;原来有些恩,隔着万水千山,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0 阅读:0
昱信简单

昱信简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