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啥敢跟中国“叫板”?表面上看,它有美国这个靠山,这些年从美国买了不少先进武器,2023到2027年的防卫预算都涨到43万亿日元了,还想着把防卫费提到GDP的2%以上,一副军备充足的样子。 实际上这些都是给国内民众看的花架子,日本心里清楚,真要是跟中国单挑,它根本没胜算。 日本买美国武器从来都是“挨宰价”,就说F-35隐形战机,美军自用版单价约8000万美元,卖给日本的却要1.1亿美元,2024年追加采购的20架,光溢价就多花了6亿美元。 更坑的是后续维护,每架F-35的年度保养费要1500万美元,还必须用美国的零件和技术人员,等于把钱包牢牢递到美国手里。 剩下的钱里,不少还砸在了“画大饼”的研发上,2025年预算里1087亿日元给了日英意联合研发的下一代战机,要到2035年才部署,现在连个原型机都没影;198亿日元搞的12式导弹改进型,喊着射程超1000公里,可2024年试射时还掉过海里,量产得等到2026年,眼下能打的还是老掉牙的型号。 这么算下来,真正能立马用得上的军备,连预算的三成都不到,纯属打肿脸充胖子。 日本最拿得出手的8艘宙斯盾舰,看着威武,实则反舰能力弱得可怜,之前靠的还是射程150公里的“鱼叉”导弹,2025年才刚开始换装国产的12式改进型。反观中国的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1500公里,速度还能达到10倍音速,2024年就在南海试射过,从军舰上发射能直接覆盖日本舰队的活动区域,日本的宙斯盾系统连拦截的机会都没有。 空军更别提了,2025年日本航空自卫队总共才100架左右F-35,其中能随时起飞的不到60架,而中国的歼-20年产量就超过40架,2024年一年就列装了两个中队,数量上直接碾压。 军工产能的差距更是天差地别,日本的武器看着光鲜,核心部件全靠进口,战机发动机依赖美国普惠,导弹导航系统要从欧洲买,连子弹都有三成得从韩国进口。 2025年喊着要搞的高超音速导弹,初级版射程才500公里,2026年才能服役,而中国的东风-17早就列装好几年了,射程超2000公里,还能变轨飞行。 产能上更是没法比,中国的055大驱2024年一年就下水3艘,日本最先进的摩耶级驱逐舰两年才造一艘;中国的无人机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天能造几十架彩虹-4,日本采购2架“海上卫士”无人机就得花415亿日元,还得等半年交货。 真要是打起仗来,日本的武器打一件少一件,根本补不上,中国却能靠着全产业链源源不断地造,这差距可不是砸钱能补上的。 能源和经济的软肋更是被中国捏得死死的。日本90%以上的石油、70%的天然气都得靠进口,而这些能源运输船大多要经过中国南海或马六甲海峡,中国海军2024年在西太平洋搞常态化巡航,052DL驱逐舰带着护卫舰时不时绕着日本列岛转一圈,等于把日本的能源生命线攥在了手里。 2025年中国加强稀土管控后,日本的半导体和导弹制造立马慌了神,因为日本90%的稀土加工品都来自中国,没有稀土,芯片造不了,导弹的制导系统也没法生产,之前喊着要“半导体自主”,结果2025年上半年的芯片出口量直接跌了28%。 反观日本对中国的依赖,2024年中日贸易额突破3500亿美元,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一半以上靠中国市场,真要是翻脸,日本经济先扛不住。 地理上的劣势更是没法弥补。日本是个岛国,战略纵深浅得可怜,中国的东风-26导弹射程4000公里,从中国本土发射就能覆盖日本全境,2025年试射的改进型精度能达到10米级,想打哪个军事基地就打哪个。 而日本的导弹最多只能碰着中国沿海,根本伤不到内陆核心区。2024年中国海军的093核潜艇在日本海潜航了半个月,日本的反潜机搜了半天连影子都没找到,等于把刀架在了它的家门口。 这么一扒拉就清楚了,日本的军备就是“纸糊的铠甲”,预算靠砸钱撑场面,武器靠进口凑数,靠山靠不住,软肋一大堆。真要是跟中国单挑,别说打赢,能不能撑过第一波打击都难说,那些喊着“强硬”的口号,不过是给自己壮胆的戏码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