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查了才明白!其实郑丽文和洪秀柱最大区别是:郑丽文上任后采取的是表面反对民进党,实际促进民进党和国民党共治,而洪秀柱则是党内的明确统派,国民党内部把洪秀柱当革命派来看也不为过。 先说说洪秀柱,她那“统派”标签可不是贴出来的,是实打实闯出来的。当年她竞选国民党主席时,直接把“一中同表”四个字挂在嘴边,在台南造势时对着台下几千人喊“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独’就是死路一条”,这话在当时的国民党里,敢说的没几个。 她最实在的就是推两岸交流,2023年光“两岸青年创业论坛”就办了12场,拉着大陆的创投机构去台湾,一次就带了5亿新台币的投资额度,3000多台湾青年报名,最后促成87个创业项目落地福建、江苏,其中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台湾团队,靠这项目一年就赚了2000多万新台币。 还有两岸农业合作,她亲自带队去山东、广东谈合作,2024年帮台湾农民签了3.5亿新台币的水果订单,高雄那片种莲雾的农户,当年收入比前一年涨了40%,都喊她“洪大姐”。 在立法院更是硬气,2022年民进党要推“去中国化”的高中课纲,把历史课本里的“中国史”改成“东亚史”,洪秀柱带着15名统派立委硬刚,连续三天在立法院辩论,投票时全票反对,虽然最后没拦住法案通过,但她当场放话“只要我在,就不会让‘台独’把根挖了”,这股子劲,国民党内部都私下叫她“革命派大姐头”。 再看郑丽文,表面上也喊“反民进党”,可干的事全是“平衡术”,说穿了就是促共治。她2025年10月刚当选国民党主席,第一个月就把洪秀柱时期每年必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给停了,理由是“避免刺激民进党,影响两岸氛围”, 可这论坛2024年刚帮台湾农民卖了3.5亿新台币的水果,停了之后高雄莲雾农户直接损失近千万新台币,有个农户找党部要说法,她只派秘书回了句“以后会有更好的合作方式”,结果到现在也没见动静。 更有意思的是立法院的投票,今年11月审“两岸贸易便利化法案”,里面有条款能让台湾的释迦、凤梨酥出口大陆时关税降30%, 洪秀柱在任时肯定会带队力推,可郑丽文倒好,直接让国民党28名立委弃权,还私下跟民进党协商,保留了民进党加的“两岸贸易审查条款”——简单说就是大陆想买台湾的货,得先过民进党那关。 最后法案没通过,台湾果农气得在党部门口举牌子“郑主席,别让我们饿肚子”,她却躲着不出来。 预算分配更能看出门道,洪秀柱任内把两岸交流预算从5000万新台币提到8000万,全花在青年交流、农业合作上;郑丽文上台后直接砍了60%,降到3200万,反而把“党内干部培训”预算从1亿加到1.2亿,组织老党员去学“党务管理”,说白了就是讨好党内老派势力,毕竟这些人跟民进党私下有不少利益牵扯。 还有两岸文化交流,洪秀柱时期每年请大陆京剧团、越剧团去台湾演出,2024年台北一场京剧演出就吸引8000人,带动周边文创卖了500万新台币;郑丽文说“预算不够”停了演出,转头却给国民党的“地方选举造势”批了5000万预算,明眼人都看出来,她是不想得罪民进党,怕文化交流被骂“亲中”,干脆把两岸交流的路堵窄。 支持率也骗不了人,洪秀柱任内统派党员支持率高达82%,30岁以下年轻党员支持率65%,因为她敢硬刚“台独”,还能给年轻人找两岸合作的机会;郑丽文上台才三个月,统派党员支持率就掉到45%,年轻党员支持率更惨,只剩21%。 有个在国民党内待了20年的老党员说“洪主席是真为统派做事,郑主席是为了稳住位置,跟民进党玩‘你好我好’,我们这些统派都快成摆设了”。 说到底,俩人的区别就是:洪秀柱是拿着“一中同表”的大旗往前冲,不管得罪多少“台独”和党内老派,都要推两岸统一;郑丽文是握着“一国两区”的算盘,一边喊着反民进党,一边怕得罪人,悄悄跟民进党搞共治,把两岸交流的实事全停了。一个是真革命派,一个是假硬角色,看她们干的事,比听她们说的话清楚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