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太司令帕普罗在电话里痛批日本防务大臣小泉进次郎近半个小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日安保这两个国家的盟友关系达到这样呢? 2025年11月中旬,帕普罗从印太司令部致电小泉进次郎,通话焦点在于日本在与那国岛的导弹部署。帕普罗指出日方未经美方充分协调,就推进中近程防空系统安装,包括弹道类型装备。与那国岛距台湾110公里,距中国大陆约300公里,这种位置易受远程打击。帕普罗提及中国火箭炮射程可达720公里,弹药爆炸当量300至500公斤,岛上美制武器结合日本03式导弹,仅成易毁目标,中国可在45分钟内摧毁岛屿。 帕普罗批评日方缺乏专业评估,机械执行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方针,导致部署成海上靶标。这种急进步骤被视为意在拉美国直接介入与中国冲突,破坏同盟协调。通话持续近30分钟,帕普罗重申岛屿脆弱性,小泉进次郎辩称符合日美安保条约。事件源于日本计划在岛上站中程地对空导弹,作为西南诸岛链防御部分,旨在提升响应能力。 日本推进与那国岛导弹部署,自卫队运送表面对空导弹单位,扩展基地设施包括雷达和发射平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此举制造区域紧张,破坏东亚稳定,并敦促停止。日本防卫省重申为本土防御,不针对特定国家。高市早苗主持内阁会议,推动国防白皮书修订,强调台湾周边事态对日本影响,并在国会辩论支持修宪。小泉进次郎巡视自卫队基地,监督安装过程,与部下讨论时间表。 帕普罗维持印太司令职务,出席多边会议,推动美日韩协作,在国会听证陈述威慑策略。美日高层通过视频交换意见,帕普罗强调避免单方面行动,小泉进次郎报告进展,中国表达不满,但各方职位未变,部署稳步实施。日本此举源于2025年国防政策调整,高市内阁上台后加速西南诸岛军事化,预算增加以应对周边压力。 美日同盟面临考验,日本部署导弹加剧台海敏感性。中国批评日本越过红线,暗示可能引发对抗。高市早苗言论将台湾事态视为日本生存威胁,违反中日外交规范。日本重申导弹计划稳步推进,旨在强化威慑而不挑衅。帕普罗的指责反映美方担忧,日本单边行动可能拖累美国战略,影响亚太平衡。 小泉进次郎作为防卫大臣,传达日本持续增加国防开支决心,与美方沟通以稳固同盟。2025年10月,他会见美防长,强调日本承担更多责任。部署细节包括中程导弹系统,射程覆盖西南海域,结合雷达提升监视能力。中国视之为针对台湾,外交抗议升级,但日本坚持本土防御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