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人性本恶”这个说法?

虫虫情情 2024-06-23 14:42:23

原来还没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我会比较认同“人性本恶”这个说法。与人之初,性本善一样,有的人天生很善良,有的会很邪恶,自带坏人属性,会做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

直到后面我从事心理工作,系统学习心理学还有临床心理、精神病学等方面的理论之后,我的看法有了一些转变。

我认为“人性本恶”的说法并不太严谨,人的恶行或者不好的想法,会与各方面因素相关。有遗传心理因素,也有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综合方面叠加起来造成人会做各种坏事,产生邪恶的念头。

比如父母殴打孩子,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出现瘫痪。要是以前我可能就会比较偏激认为是父母的问题,但是现在看问题,我会看的更复杂一些。

我可能会从几个方面的角度考虑。

父母是不是出现了心理异常,有精神障碍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就是有没有报复心理。有的家长之间有矛盾,然后迁怒于孩子身上,拿他来当出气筒,来进行发泄。

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会倾向于“综合信息”搜集之后再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

我相信人行为产生的背后,一定不是纯粹的“善”与“恶”那么简单。如果事情真的那么简单,通过外在的事情就能够对一个人定性,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纠纷了。

之前在社交媒体上,我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有点曲折离奇。就是一对情侣谈恋爱,本来感情很好,结果男的因为身体有疾病,没有生育能力,结果和女友分手了。

谈的过程中,女友不愿意,然后男的愤然拉黑不联系,狠心地删除了对方所有的联系方式。

等过了几年,这个男的某次路上看到有人溺水,于是他奋不顾身地下河抢救,救起了这个人,结果上岸发现竟是之前分手的前女友。

被救了起来,女的心怀感激,最后也下定决心,不顾父母的反对和前男友待在一起。

前面男友分手的时候,每个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渣男,负心人,还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被批了个一无是处;等后面救了人,风评的话又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大家对他的认识产生了新的变化。

这件事不复杂,也挺简单,不过还是很有启发性的,就是真正揭示了“人”这个生物身上所具有的复杂性。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你根本无从辨别。也许前一刻这个人做了一些坏事,你觉得他很坏,十恶不赦;但是后面改过自新,变成了好人,开始做了好事,那么你就会觉得对方很好。

对人的评价,它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止”。我们不能拿什么人性本恶、人性本善这样的标签来衡量一个人,对人彻底下定义,终生无变化。

人的心理,它会有变化属性。不同时间、不同环境还有情形,也会滋生不一样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得有“动态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一件事情出来以后,先不要认定它,而是观察和分析之后的发展过程,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会有不同的结论。

人性的复杂,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0 阅读:0

虫虫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