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怨报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虫虫情情 2024-06-10 12:23:38

有个俗语叫“升米恩、斗米仇”,这来自于一个故事。

从前村里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大,一个叫王二,平时都以种地为生,两个人的关系还不错。

有一年发生旱灾,地里颗粒无收,李大家里没有余粮,一家人饿得奄奄一息,只好到王二家去借粮,王二送了一升米给他。李大一家人靠这升米活了命,非常感激,就跑到王家去道谢。

王二做了好事,心里也高兴,说这样吧,我再送你一升米。李大喜出望外,高高兴兴地带着一升米回了家。

之后李大养成了依赖性,陆续从王二那里去借粮,拿回了一斗米。可是王二家余粮也不多,最后实在没法借了,只好说粮食没了,不能再借给你。

李大听了以后很不高兴,逢人就说王二小气,到处诋毁王二的为人。这话传到王二耳朵里,他也气得不行,从此跟李大恩断义绝,就此反目成仇。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典型的“以怨报德”心态。

生活中,这类现象也是非常频繁。比如借钱,借钱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现象。你借了一次钱帮助对方,后来你不再借了,对方就会对你诋毁,大肆侮辱你的人品,把你批得一无是处。

有的甚至还会诽谤,大肆造谣,因为你的不借钱得罪了对方,然后开始对你进行人身攻击。

还有就是扶摔倒的老人。本来做了好事,到最后还会被诬蔑,“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这让做好事的人也是心寒不已,对这个冷漠的社会感到心灰意冷。

看到这,很多人都会不太理解,为什么这种以怨报德、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也会出现在人生活的世界里?

如果非得要从心理学角度去找原因,去找出本质问题,这个现象有可能会是一种心理失调或者异常的特征。

有的人可能存在人格上的缺陷和障碍,对待他人的认知和行为不具备合理的逻辑认识,由于心理结构不太健全,导致他们会做出违背生活常识的行为,去破坏人际关系的发展。

自私、缺乏同理心,只为自己考虑,这是他们比较典型的人格特质,很难说能与他人保持紧密关系的能力。

还有的可能会是一种心理保护。我太弱小了,总是被欺负,一旦有人照顾我,我就会感觉被依靠的感觉,那么就会理想化他人,会觉得对方会一辈子照顾我。

当对方不再照顾自己时,理想化的特征破灭,就会呈现出恼羞成怒的表现,会把愤怒的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

你不是帮过我的,怎么现在不帮了?你是不是看不起我?我觉得你就是个坏人,自私自利!连这点事都不帮我!既然你不帮我,那我就要整你,让你也不能过得好,跟我一样悲惨!

看别人过得好,自己过得不好,有些人就会心生怨恨,然后产生以德报怨的心态。

不管从哪种角度去进行解释,以怨报德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个体心理功能某些方面的困扰,存在很大的问题,它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心理品质。

别人都帮助你了,你还要抱怨,足以说明你的内心并无感恩意识,会有更多不安的情绪在里面。

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遇到以怨报德的人,该怎么样去面对比较合适呢?最好的态度是“保持边界感”,也就是在人际关系相处中,你得保护好自己,不要过多散发善意,去帮助任何人。

帮助别人是善良的举动,但是也不是无休止地总是为别人考虑。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是先例,生活中有些人并不值得你对他们一味地好。

有的人它不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功能,你越对他们好,也是无法得到他们善意理解的。

你要帮助的,是那些能够对你好,并且能回馈你善意的人。你的付出,也需要得到别人尊重,这才是良好的表现。

济人一时,不济人一世,要明白人性心理是复杂的,意识到这点就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了。

0 阅读:0

虫虫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