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流行的三十三卷《战国策》里,前两卷就是东周策和西周策,卷数也就和宋、卫策以及中山策持平,大家都是一卷,寥寥数个故事。而其他国家呢?楚策四卷,秦策五卷,齐策六卷……就连平常我们觉得吊车尾的韩策都有三卷呢。从卷数上来讲,就大致可以判断出各国的地位了。
所以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东周国的故事,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在这战国乱世中苦苦挣扎,苟延残喘,颜面无存,东面求饶,西面诓骗,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等到了后卷西周国的时候,也不会好到哪去。总是,东西周国的在诸强的夹缝之间,生活很艰难就是了。
在秦武王时期——对,就是那个攻破宜阳之后举鼎而亡的秦武王(他的名字很容易让人发出暧昧的笑容,叫嬴荡),有一年,秦国要进攻韩国,需要向东周国借道。这就让当时的东周君武公很惶恐:借道会得罪韩国,不借道又怕得罪秦国。反正就是两面得罪,进退两难,毕竟春秋时期“假道灭虢”的先例可还历历在目呢。这时有个辩士叫史黡,他给东周武公出了个主意,分头去劝韩国和秦国。
对韩国的执政大臣公叔这么说:秦国敢于穿过艰险来攻打韩国,是因为信任我们东周。您何不把土地送给东周,然后再派重臣出使南面的楚国故布疑阵;如此秦国就会怀疑,不相信东周了。这样,韩国就不会被攻打了;
对秦武王则这么说:韩国坚持要把土地送给我们,就是想使秦国怀疑东周,但我们国小式微,又不敢不接受韩国的赠地……
总之,史黶的想法就是把东周国塑造成乱世中的饱受逼迫的白莲花。对韩国的说辞是,秦国是信任我们才向我们借道,要破坏这种信任关系,你干脆主动点直接割地给东周,这样秦国就怀疑我们勾结在一起了;对秦国的说辞就是,韩国非要割地给我们,挑动秦国和东周关系,我们不要不行,大王您总不能强迫我们不接受吧?但我们一颗红心是始终偏向大王的。
也就是说,东周国在左右为难的情形下,干脆玩了一出空手套白狼:借不借道的另说,韩国你割地先,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荡然无存了——嗯,只要你割地,一条“猜疑链”就形成了……
从地图上的疆域来看,感觉东周没什么话语权,想以此说得韩国割地,更是不可能的任务。尤其在秦拔宜阳之后,周室成了“天下之市朝”,各国频繁借道,都快成了高速收费站了。那为什么秦国还要向东周借道呢?
这就表现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对别国领土主权的一种明面的尊重,毕竟虽然说那时“礼崩乐坏”,灭国之战也时有发生,但在残存延续的周礼框架下,出使国的使节或军队途经他国,需要派遣专使去借(假)道以示尊重;借道时,要以束帛为礼物向途径国申请,如果该国同意,就会派士兵、向导等带领使团通过国境,并赠送一些牲畜(如马匹)、草料、食物等作为回礼。
如果要是途经别国但不借道,那就被看成一种藐视别国的行为,很可能遭到该国的攻击报复,大家面子上也不好看。在《左传·鲁宣公十四年》里,记载楚王派申舟出访齐国,不向宋国借道,结果就遭到了宋国的袭击。当然后来楚国,以及齐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败亡,国土被瓜分了。
所以秦向东周借道,是一种大家都维持的礼节。但是,借不借,这结果很可能由不得东周自己,故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东周君要担惊受怕,瞻前顾后了。哪怕是收费站,也得收上费才算有用。但后来周室财政吃紧,入不敷出,显然借道收费的工作进行得不顺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