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的“战争遗迹”,黑土地的“馈赠”:遍布地下的那些地雷

战史威锋 2024-07-25 08:54:44

最高端的武器往往以最朴素的形式出现,连地雷他自己都想不到,他这种爷爷辈的“原始”武器,居然能在2024年混成了战场的主角。

乌克兰现在已经成为受地雷污染面积最大的国家,二毛陆地总面积的30%都处于地雷的威胁中,目前已经造成500多名平民丧生,其中33人是儿童,1000多人受伤,不幸的是这些数字只会越来越多。

根据估算,使用目前的排雷技术,乌克兰需要750年才能清除这片土地上的地雷,那么这些布撒在俄乌战场上的地雷到底是什么样子?能使用什么工具来探测和销毁它们呢?

目前部署在乌克兰最常见得到地雷就是PFM-1型反步兵地雷,外号“蝴蝶雷”,而这种缺了大德的武器最早是由美国人率先在美越战争时期大量使用,这货大小不一,俄乌战争中使用的PFM-1型大概12厘米长,内部装有40克液体炸药,外壳完全由塑料制成。

它的外形设计很独特,能够通过迫击炮、直升机或飞机从空中布撒,两片不对称的短翼使它在被释放后能够在空中稳定盘旋,轻轻的撒落在地上,避免变成摔炮。一旦那个倒霉鬼踩到它,薄薄的塑料外壳会瞬间变形,压迫内部炸药引爆,一声巨响过后,从此这人就换了个活法。

由于蝴蝶雷的金属含量很少,因此想要侦测到它非常困难,而激活这种地雷只需要超过5公斤的压力,用手用力一捏就有可能捏炸它,虽然爆炸威力不足以致命,但足以致残,可谓设计的非常歹毒,毕竟炸死一个士兵,国家顶多一次性给点抚恤金就能解决,但是你把他炸残,还不致死,比如只炸断一条腿或者两条腿,先不说照顾这个伤残军人需要的人力物力,即便战争结束后,这批伤残军人也是国家的一大负担,大大的增加了敌对国家的战争损耗。

除了可以大量布撒在陆地上外,这种地雷的重量很轻,完全能够顺着河流飘到平民区,其奇特的造型也很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儿童们误以为是玩具,再加上目前使用在俄乌战场上的PFM-1“蝴蝶雷”主要是绿色,而非更隐蔽的沙漠色,因此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尤其是喜欢玩“手里剑”的日本小朋友。

除了PFM-1“蝴蝶雷”。还有PMN-2反步兵地雷,这种地雷看上去就正常些,不过同样也使用了塑料外壳,尽量的减少了金属部件,避免被探测到。他一般埋于地表下5到10厘米,内部含有100克TNT炸药,引爆压力约为15公斤,保证人踩上去就能爆炸。

除了靠压力激活的地雷外,还有绊发式地雷,这种OZM-72地雷使用绊线作为触发器(类似于电影《地雷战》中的头发丝雷),当触发器被触发后,660克TNT炸药就会被引爆,其专职用于在道路沿线或建筑物入口部署。

相对于反步兵地雷,俄乌战场上的反坦克地雷可就先进多了,不但有靠磁性吸附的地雷,居然还有安装上麦克风,靠声音引爆的。俄乌战场上最常见的是TM-62型反坦克地雷,这货内部装了7.5公斤的TNT炸药,只有当重量超过150公斤的物体压过时才会激发引爆,所以说那个步兵只要体重不是特别重,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爆炸,但是硬要踩在上面跳,这瓜可就真的“保熟”了。

2021年俄军列装了一款新式PTKM-1R反坦克地雷,能够专门攻击坦克装甲较薄的顶部区域,它瘦瘦高高的看上去并不像个地雷,大概有半米多高,弹体直径为22厘米,配有毫米波和红外复合探测器组成的末敏弹。

战斗状态时底部的八个支撑腿会撑开,弹体顶部的4个声学传感器随之跟着弹开,支撑腿上安装有震动传感器,能够探测半径约100米内的装甲目标,配合上面4个声学传感器用于探测装甲目标的行动,一旦探测到的装甲目标接近,他就会向目标方向倾斜60度,并向目标上方30米处发射出末敏弹,在抛物线弹道末端利用红外和雷达传感器启动对目标的顶部爆破攻顶,从上方穿透目标装甲。

这款反坦克地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寻找目标进行打击,实在是野外毁伤坦克的利器,给乌军坦克造成了重大损伤。

对于俄乌双方来讲,利用大量的地雷确实可以有效的钳制双方装甲部队的行进速度,所以排雷就成了双方作战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年9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6亿美元援助计划中,排雷设备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军事排雷与和平时期的排雷完全是两回事,前者只需要为士兵和军事装备建立安全通道即可,军事排雷主打一个争分夺秒扫清交通要道上的地雷,基本上都是简单粗暴,通过蛮力来对付这些讨厌的小玩意。

其中扫雷爆破索是最常用的军事排雷手段,它能够在几分钟内就开拓出一条安全通道,这些装有C4炸药的线缆与引爆线一起连接在一根绳索上,绳索的一头连接着固定推进剂火箭,放置于倾斜导轨上待命,随着火箭发射出去,它将伸缩瞬间拉扯出去100多米长,然后通过导线引爆伸缩,爆炸产生的压力足以引爆附近得到地雷,形成沿爆破索左右两侧各4米的安全区,可以有效快速的帮助部队通过雷区,通常情况下每100米的扫雷爆破索大概需要花费8.3万美元。

此外如果不赶时间的话,还可以使用前部装备了齿犁刀的扫雷装甲车进行排雷,前部安装的齿犁刀可以引爆地雷,甚至会被炸飞,但经过简单的更换就可以继续使用。

M1A1的挖掘式排雷更为简单粗暴,直接和推土机一样,把表层土壤推开,直接用刮地皮的方法解决问题。即便如此,使用这些方法顶多也就能排除80%~90%的地雷,剩下的20%~10%的地雷要么被进一步碾压掩埋的更深,要么就随着挖开的泥土留在了排雷车的两旁,而这些未引爆的地雷就只能靠工兵手工处理。

乌克兰不是第一个受到地雷污染的国家,在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全境都是地雷,直到现在30年后的今天,柬埔寨依然也只清除了一半国土的雷区。

而这30年中,这些雷区已经带走了64000人的生命,即使在柬埔寨第二大城市暹粒这样的旅游城市中,也四处树立有“地雷警告”的指示牌,时刻提醒游客不要冒险深入。

在1979年至1992年的阿富汗战争时期,苏军曾布置了大量地雷,接近57000人因为地雷受伤或死亡,其中79%的伤亡者是儿童,甚至连美军都被苏军的老地雷炸过。所以地雷这种武器的缺德处就在这里,它的威力不仅是体现在战场上,当战争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仍然会一直危害当地的无辜平民。

现代的手动排雷方式还是主要使用金属探测器,然后人工一颗一颗的手工拆除,但金属探测器的误报率非常高,探测到的可能是地雷、也可能是空罐头瓶,只会让本已经压力山大的排雷人员压力更大。

另外还可以通过训练军犬,依靠灵敏的嗅觉找到地雷。小型犬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想狗选,因为它们体型轻,基本不会激发地雷。使用无人机也可以探测到地雷的痕迹,向PFM-1“蝴蝶雷”这种直接布撒在地面的反步兵地雷,无人机从空中通过红外光谱的机械视觉算法,就能很轻易的发现它们,然后从空中瞄准开火直接引爆,但就乌克兰目前的地雷密度来说,不管什么样的排雷方法,想要完全排除这片土地上的地雷,怕是一件很难快速完成的事情。

1997年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国际地雷大会上,通过了《渥太华禁雷公约》,禁止使用、生产、存储和转让小型杀伤人员的地雷,但不包括以装甲车为目标的反坦克地雷。当时有超过121个国家签订了这个公约,至今为止已有160个国家陆续加入,但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军事强国都未签署这个条约,看到他们都不签,东大自然也没签字,但东大还是多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公约缔约国年会。

美国不签署的理由是需要支持韩国的军事防御,毕竟三八线上地雷密度可谓是世界第一没有之一;而俄罗斯更有理由,他“支持没有地雷的世界”,但仍然认为地雷是确保边境安全的重要工具;印度也因为克什米尔地区的缘故,也拒绝签字。

当看到几大流氓都有自己的理由后,东大自然也不签字,其实自己想想也就明白了,东大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东大不签字的真正目的也只有一个,是希望通过自己不签字来让其他不签字的流氓们也能够爱好和平而已,东大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

0 阅读:48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