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河南地区汉民族的四次大变迁

风车说历史 2024-10-21 04:38:45

汉朝时期,河南省的人口基本都是汉人,是汉朝国土上汉族人口重要的聚居之地。当时有弘农郡、河内郡、河南郡共计人口达到近二百万人。考古和历史文献表明,现代南方汉族和古代河南省的汉代人骨特征,相似性很大。

五胡乱华

现在有一种说法,河南现代人中,古汉人比例百不及一,为是什么原因呢?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历次战争的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争,对当地的百姓消耗很大,很多百姓也会离家避难,逃往他地生存。而新进的人以各种不同的身份迁移到河南定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河南地处中原的中心

原因一: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让河南地区的人们连亡带逃,出现了十室九空的惨象。永嘉之乱并衣冠南渡,过半人口离开河南祖居之地,跟随着大户南迁。留下了胡人(匈奴、羯)攻城掠地。

原因二:东晋南迁,胡人南侵,他们在北方相继建立了很多政权。北魏考文帝拓跋宏直接把首都从平城迁到了河南洛阳。将鲜卑族人全改成汉人。

永嘉之乱

原因三:唐朝鼎盛时期,突然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军队攻入河南洛阳,使河南多地路断人绝。唐末十六国时,中原地区上百年的拉锯战争,老百姓几无活路,能活下来的纷纷逃难去了。当地缺少的百姓,全靠北方的胡人南下补充,又上百年的迁移,才使北方人渐渐多起来。

原因四:南宋末年,蒙古军队决心灭掉南宋统治中原。河南地正处地战争的中心地带。大量蒙古人随军迁移到河南之地,与当地的百姓杂居生活。

安史之乱攻入洛阳

有人说,现代河南的所谓汉人,是宋朝下层的百姓和蒙古的下层士兵杂居后形成的新族群,他们的历史还不足八百年。宋朝当时的文化都被上层百姓带到了南方,当地的文化是新的杂居文化,以往的封建文明也完全清零了。

衣冠而渡

南宋末年,经过了三次大移民,最后一次时间最长,人们都知道蒙古人要来了,当时人们最恐惧的就是蒙古人,凡是有点能力的,家庭允许的都逃往南方,这里面包括豪门和文人以及工匠等。

胡人南迁

经过几次大批迁移式的出逃,留在河南的就很少了,而他们能够活下来的更是少的可怜。这批留下存活的人,大部分是两种人:一是无血性,卑微的奴仆。二是卑鄙的坏人。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 2024-10-30 09:20

    现代南方汉族为古南蛮、三苗、百越、三星堆人与南迁汉人的混血。五胡乱华时汉族官僚南迁(百姓基本都留在原地),北朝如清朝,统治者为胡人百姓是汉人。南朝统治者是南迁汉人,百姓是南蛮,文献记载北朝百姓文化水准远高于南朝百姓,北朝统治者在孝文帝汉化改革后与汉人百姓口语文化差别很小,南朝则是统治者说中原话,居民说南蛮语。五胡乱华后南朝北朝都在汉化,北朝更成功,因为北朝汉人比例远高于南朝,北朝胡人主要是数量少的统治阶层因而容易被汉化。而南朝汉人比例低,南朝汉人多为数量少的南迁汉人统治阶层,居民为数量庞大的南蛮。南京杭州等地一些居民方言至今与中原地区河南省洛阳开封类似,就是当初中原官僚南迁的结果。北朝称南朝人“南蛮”。北朝人口与经济高于南朝,隋唐继承的是北朝而不是南朝。最初广东广西越南的居民是百越,四川(巴蜀)居民为三星堆,秦先后灭巴蜀六国和百越,再让少量中原人南迁至百越与其通婚,百越汉化,被灭的三星堆人部分也被汉化部分成为少数民族,部分南迁至越南等地(越南出土有三星堆文物)。唐朝韩愈称广东人“鸟颜夷面”,马来西亚人称广东人长得很像他们。当民族融合时,往往是少数融入多数,迁入者融入当地居民。

  • 2024-10-30 09:21

    南方的客家人也是如此,一些人吹客家人“纯种古汉人”,但事实是现代的客家人也为混血后代,之所以为“客”,因为南迁后,当地有土著南蛮为“主”,几千年时间语言文化肯定会融入当地南蛮。是“客”融入“主”,而非主融入客。看看东南亚汉族比例那么高,几百年上千年过去他们还一直说汉语还一直保持文化习俗不受当地土著影响?总之,现代南方人为古南蛮人与南迁汉人混血后代,且主体为南蛮而非汉人。

风车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