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死后,曹魏的十大猛将分别是谁?武艺如何排名?

史墨弦说说 2025-04-09 17:08:38

张郃死后,魏国猛将凋零,昔日铁血悍将几乎凋谢殆尽。可战场从不缺人流血,只缺敢于向前的胆气。在那段铁骑踏破边关、战火烧透山河的岁月里,依旧有人披甲上阵,挥刀斩敌。

文鸯夜袭十万大营,单枪匹马杀出威名;徐质挥斧破敌,斩将如麻;邓艾踏绝壁、破蜀国,一战封侯。他们未必个个都名动天下,却个个都杀得敌人心惊胆寒。

张郃之后,魏营中谁还配称猛将?谁又能镇守一方?一笔一枪,拨开尘土,还原那十位血与火中打出来的硬汉。

文鸯夜袭魏营,力压群雄

建安末年,张郃在木门谷被流矢射死,自此魏军陷入“猛将断层”。当时能冲锋陷阵、横枪跃马的战将屈指可数。在这批人中,年少成名的文鸯最受关注。

文鸯是文钦之子,出身行伍,自幼习武。十八岁随父出征淮南,夜袭司马师大营,一人单骑冲杀入敌阵,三次鼓战而不退,连续斩伤敌兵数十人。

据传,当时司马师因惊愕过度,眼疾发作,眼珠崩出。此战虽未能全胜,但魏军上下无不震动,连司马昭都称文鸯是“真虎将”。

不仅如此,文鸯在寿春之战中表现也极为突出。

父亲被诸葛诞所杀,弟弟文虎军中无援,兄弟两人夜间翻城而出,毅然投降魏军,随后担任招降先锋。

一日内连降三营,使寿春守军军心涣散,诸葛诞走投无路,被部下所杀。

文鸯武艺精熟,胆识过人,单骑冲阵,常人难及。

若生于三国前期,足可与赵云、太史慈并列。

徐质斩敌于前,开山大斧威震战场

徐质原是司马懿亲自提拔之人,身材魁梧,膂力惊人,擅使开山巨斧。

初战于姜维北伐之际,与廖化、张翼两员蜀将对阵,三合之内接连击败两人。

随后追击蜀军三十里,迫使敌军全线后撤。

嘉平六年,魏军与蜀军在铁笼山交战。

徐质奉命截断蜀军运粮之路,在夜间袭营,遭遇姜维亲自指挥的精兵。

虽中伏败退,但途中遇敌不惊,独战突围而出,击杀敌兵数十。

战后,司马师称其“勇不下许褚”。

可惜在后续战斗中,姜维施计,诱使徐质孤军深入,陷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被围斩于阵中。

其死虽败,然力战至死,展现猛将本色。

邓艾智勇兼备,阴平一役定乾坤

邓艾在众将中以智谋著称,但并不缺乏武勇。他出身寒微,自小口吃,但勤于练武,力能拉强弓,精通骑射。

景元四年,魏军三路伐蜀,邓艾自请从阴平小道偷渡,穿越七百里无人绝境。途中水草不济,山高谷险,部队哀声载道。邓艾身先士卒,以毡裹身,从峭壁上滚落谷底,激励将士效仿。靠着这股血性,大军转危为安。

江油一战,邓艾先破马邈,再败诸葛瞻。其子邓忠与副将师纂虽一度受挫,邓艾严令斩首,两人死战再起,最终击杀诸葛瞻与张遵。

邓艾虽以计破敌,但其亲冒险境、敢于督战,不亚猛将。

灭蜀之后,因擅权被钟会陷害,死于非命,实乃时运不济。

郭淮老当益壮,苦守西陲三十年

郭淮出身太原,年轻时文弱无名,后随张郃征战,屡立战功。官至征西将军,镇守凉州、雍州,三十年未曾懈怠。

诸葛亮五次北伐,他皆为主力防御。特别是在祁山、渭南等战役中,能预判敌军进退之机,安排伏兵,多次打退蜀军。

最令人称道的,是与姜维在洮水之战中的对峙。

郭淮知其军心动摇,亲自出战,将兵力藏于山后,待姜维夜营之时,突袭敌后,断其粮道。

姜维兵败而走,西北得安。

虽郭淮已过五旬,仍能披甲亲征,骑马督战。临终前,还在城头布防,死而后已。

王基三战淮南,独挑吴魏二敌

王基出身东莱,年轻时便有声望。嘉平年间,王基任荆州刺史,镇守襄阳。后调往豫州,都督淮南,对抗诸葛诞、孙吴联军。

淮南之战,王基坚守南顿,以少敌多,击退文钦主力。随后率军出城,亲斩吴将于诠,俘其部众。

其战术谨慎,调兵合理,曾三次与吴军交锋,无一败绩。在寿春攻坚战中,王基奉命夺取南门,与魏将诸葛绪分进合击,三日破城。

虽王基非勇将出身,但多次亲自领军冲锋,以智辅勇,实属难得。

夏侯霸反魏归蜀,仍能统军制胜

夏侯霸乃夏侯渊之子,曹魏宗亲。因避祸南投蜀汉,深受刘禅器重。虽身份特殊,战场表现仍旧亮眼。

在洮水之战中,与姜维同出狄道,大破魏军王经部。后镇守汉中,与邓艾数次交锋。

有一次,姜维突围不成,几遭围困。夏侯霸夜袭魏营,杀出重围,救出主帅。其骑术高超,弓法精准,为人果断,深得将士拥戴。

虽晚年病逝,蜀人仍为之谥号,以示褒奖。

邓忠初露锋芒,勇不下其父

邓忠是邓艾之子,自小从军,随父灭蜀。江油、绵竹一线,皆为邓忠主攻。

与诸葛瞻对阵时,先战不利,被父严训,誓死再战。

两次冲锋,斩敌将、破蜀军。后追击刘禅至成都,率先入城,缴械投降士卒上万。

其人年轻气盛,力大无穷,有一次亲自登梯破关,箭中肩胛仍不退。惜于战后遭钟会所害,死时不过弱冠。

陈泰临危受命,护国有方

陈泰是陈群之子,虽非猛将出身,却能亲自上阵。在西北与姜维交锋中,多次力挽狂澜。

铁笼山之战,他判断敌计,设计诱敌深入,诱杀羌将俄何烧戈,并收复丢失城池十余座。

与郭淮联军之后,更能安定羌人,修渠屯田,解边患数年。虽少亲斩名将之举,却以智护边,功不可没。

孙礼虎口拔牙,捍卫江淮

孙礼在曹魏后期镇守扬州,官至大将军。面对吴军大都督全琮进攻,仅带百骑出战,战至夜半,驱敌千里。

有一次,与敌人激战,战马三次被刺伤,仍亲自击鼓督战,不退不避。其后亲自抚恤阵亡士卒,衣不解带,士兵皆感其恩。

虽缺乏大规模对阵记载,但在乱世能以忠勇闻名,足称一代忠将。

张虎、乐綝齐名,虽勇犹逊

张虎是张辽之子,乐綝为乐进之后,二人多并肩作战,出征有功。

在渭水浮桥埋伏吴班、诸葛尚一役中,两人率弓弩军乱箭齐发,一战射杀吴班。后又在讨伐公孙渊中出力,被拜为偏将军。

但二人多依赖部队,不见单挑勇功。战场表现尚可,非一流猛将,但在后期可称有勇有谋。

结语

张郃战死之后,魏国虽少顶尖猛将,但仍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支撑局势。

从文鸯的锋锐,到邓艾的奇正兼施;从徐质的暴烈到王基的沉稳,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各显其能。

三国后期,英雄辈出不再,唯靠这些老将新秀,勉力支撑半壁江山。

虽说武艺不如前期五子良将之盛,但在时代背景下,仍算一代雄杰。



2 阅读:1334

评论列表

爱无极

爱无极

2
2025-05-20 21:37

张颌死后,就是司马家族的天下了,那个魏国也不姓曹了,就那10个人都是给司马昭打工的,其中最厉害的邓艾文鸯还是被诬陷斩首的[笑着哭]

闪闪的菊花

闪闪的菊花

2
2025-07-28 19:57

这几个只有郭淮地位最高又是元老,比肩张合,不过他没法像张合一样压制司马懿

猜你喜欢

史墨弦说说

史墨弦说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