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米未的马东打造的《乐队的夏天》,如一团熊熊大火,燃烧了整个夏天,也使那些音乐节上的常客乐队,迅速成为全民追捧的焦点。
新裤子、痛仰、刺猬、旅行团等一时间风光无两,不仅作品出圈,更赢得了巨大商业价值,节目结束后巡演门票洛阳纸贵、一票难求。
或许是看到了乐队综艺的商机,亦或是为了振兴音乐产业,又一档乐队网综——《我们的乐队》火热出炉,于3月14日晚首播上线,补位了目前乐队综艺的巨大空缺。
可是看完第一期的《我们的乐队》,发现此乐队非彼乐队,《乐队的夏天》与《我们的乐队》无论是从节目策划,还是节目规则,角逐形式,完完全全有天壤之别。
出奇才能制胜,如果东施效颦地模仿《乐队的夏天》,肯定会是拾人牙慧,做得不伦不类,所以,《我们的乐队》相比《乐队的夏天》成熟乐队之间的角逐晋级,它另辟蹊径,走的是"乐队养成"类路线,是通过谢霆锋、萧敬腾、王俊凯三位合伙人,以公司化运作的形式,招募组合乐队,这些乐队再进行比拼,最终寻找到最合适的乐队组合。
也就是说,《我们的乐队》让有组建乐队意向的音乐人,来一次寻找伙伴、寻觅知音之旅。这样看来,感觉是《乐队的夏天》的前身。
全新形式,诞生全新创意。《我们的乐队》如果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说不定成为又一档乐队综艺爆款。从第一期来看,以下亮点值得关注。
一、各门各派蜂拥来,音乐风格大融合!以前提及乐队,大家第一想到的是摇滚。可是《我们的乐队》贯彻的是"乐队"主张,并非强调摇滚,这就使得想组乐队的各流派音乐人都蜂拥而至。
我们看到的《我们的乐队》,有电音EDM大神CORSAK胡梦同、也有新古典音乐人王立鑫,还有玩说唱的王以太等等,感觉这里成了各门派的切磋比试场。
有人说像大杂烩,有人说定位混乱,有人说这就是参加节目来秀一把的,我倒不这么认为。
音乐虽然有各种风格的分野,但风格的有机融合,却给创造出新的音乐表达制造了机会,也会给萎靡不振的华语乐坛注入新活力。
像流行与说唱结合的歌曲,前几年还是一种新鲜表达,这两年已经非常普遍流行。邓紫棋就抓住了这个契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二、各秀技艺斗法,乐队常识大普及!乐队核心挑选队员,就给各位乐手有了炫技的机会。平时观众忽略的伴奏乐器,这时就成了主角。
比如秀贝斯的各种技法、吉他手的SOLO秀,架子鼓上的各个组成,演奏时,字幕给出详解,单独做剪辑片花介绍吉他与贝斯的区别等。这太贴心了,在观看美妙乐器演奏的同时,更上了一堂乐器知识公开课。
这多此一举吗?不!这非常的有意义。
任何事物都是一样,越深入了解,就越能体会到其中更大、更深层的乐趣。观众了解的越多,参与度也越高涨,更无形中增强了音乐鉴赏能力。
节目组为什么会在珍贵的时间段内这样做,我认为不仅仅是为节目添特色,而是真正地想让音乐小白了解音乐,了解乐器,推广和普及音乐常识,这份心,很珍贵。
三、三位总裁来掌舵,核心人物来运作为什么叫乐队有限公司,就是以公司的管理形式来运作,这个玩法就很有意思了。
三位总裁来挑选乐队核心队长,队长再挑选出核心队员,层层领导,从而形成最优的配合。任何形式的团体,都是由核心人物来主导的,首期先遴选出核心队员,为乐队打下了好的基础,然后再制定出本乐队的宗旨、曲风、价值观等乐队文化,再找到志同道合的成员,就完成了一个乐队的编制了。
非常赞!非常认同!
而王俊凯、谢霆锋,萧敬腾三位,有人负责引流量,有人负责卖情怀,有人负责乐队认同基本盘。不同的职责,就形成了公司架构中的"铁三角",从而保障了节目在收视率、情感、专业性几个方面的强强联合,使《我们的乐队》这艘大船顺利起航。
虽然《我们的乐队》有以上诸多亮点、特点,但避免不了的,很多人会和《乐队的夏天》来比较,究竟哪个更受欢迎,这个真说不定。
《乐队的夏天》的参与者,是一直活跃着的老牌乐队,看点在于各个乐队的金曲、各乐队之间的PK结果。
而《我们的乐队》的看点,更多的是在于队长选择队员,和队员的磨合过程,以及各个乐队之间的比拼。
虽然都是"乐队"为内核的音乐网综,受众不一样,节目编排形式不一样,自然他们之间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但是,作为"乐队"形式的节目,最终考验的是成员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有关这一点,我不免为之担心。
当然,同样是临时组合混搭,《中国梦之声·我们的歌》是一个成功范本,可以借鉴。
所以,这档全新乐队音综,在定位清晰的同时,更应该在每个细节上打造好,因为拥有人才并不是一个公司运作成功的关键,把人才用好,才是成败的主因。
《乐队的夏天》在2019年夏天如此火爆,很大原因还是因为调动起了热爱音乐的观众热情,有真正好的作品让观众不舍不弃。
而《我们的乐队》要想达到同样效果,要努力做的,便是激发出音乐人的巨大合作热情,让公司员工热情澎湃,创作出一首首热播的好作品。
《我们的乐队》只要踏实奔着做好音乐的宗旨和目标,相信会成为下一个值得追看的好节目。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