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零聊红楼:贾环为何遭人嫌?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自己

经纬讲小说 2025-02-23 04:43:06

大家好,我是零之笔记。今天咱们聊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这一部分。这一回讲了好几期了哈,终于说到和回目有关的内容了。不过先别急,这一期还是轮不到凤姐姐出场,咱们先关注一下贾环。一提起贾环,大家脑中可能就会浮现出一个猥琐、阴险、一肚子坏水儿的“坏小孩”。作者确实是有意打造了这么一个从外貌到心理都非常不招人待见的角色,但是呢,也并没有仅仅片面的、刻板的去塑造一个扁平的反面形象。贾环也一样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酸甜苦辣。老零常说作者有一颗一览众生的悲悯之心,这一点在这些边缘小人物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

话说此时还在正月里,闺阁里忌动针线,学校也放假,所以大家都闲着没事,撒开来玩。这一天贾环跑去梨香院,看到宝钗、香菱、莺儿在赶围棋,他就非要来掺一脚。

这里咱们“过度解读”一下啊。贾环跑梨香院来玩,这事好像有点“诡异”。虽然贾环名义上也算是王夫人的儿子,但毕竟不是亲生的,他和薛家无论从血缘还是人情上应该都没那么亲近。而且贾环有自家的兄弟姐妹啊,他为什么不去找自家人,而非要找宝钗来玩呢?

一种可能是那些家贾环之前都去过了,玩腻了,今天就是想来梨香院尝个鲜,那这就没啥可多说的。另一种可能是,他确实没地儿去。他亲哥宝玉,俩人性格完全不匹配,尿不到一个壶里。后面第六十回,贾环和贾琮来问候宝玉,出于礼节的问候,不能算是玩。这里书里也明确写了,“宝玉与琮、环并无可谈之语”。而且他出于嫉妒等心理,都巴不得宝玉天天倒霉,出门就踩狗屎,他肯定不愿意和宝玉一起玩。他亲姐探春,估计他也不敢见,不想见,就算他想,探春也未必愿意搭理他。

那么迎春惜春,或者李纨贾兰等等,他为什么不去呢?我猜他很可能也不愿意过去玩。我们再结合接下来的一句话,贾环来了后,“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并没他意”。就是说至少在礼节上,在面儿上,宝钗对他和宝玉是一视同仁的,都是表弟,不分嫡庶。当然从感情上论那肯定是不一样的,宝钗对宝玉在感情上肯定要亲近得多。但贾环也不需要什么感情上的平等,能得到和宝玉一样的地位上的平等,宝玉喝的茶,他也能喝,宝玉能上的桌,他也可以上,宝玉能参与的活动,他也能参与,这对他来说就很满意了。

而他在其他兄弟姐妹家,只怕都得不到这样的待遇。他觉得别人对他就是要比对宝玉低一等,而且这也可能确实是事实。唯有在宝钗这,他还能找到一丝宽慰,所以他愿意到梨香院来玩。

于是宝钗就叫他上来一起赶围棋。这个赶围棋和咱们常见的下围棋不一样,老零看网上说是玩家先掷骰子,然后按照点数在棋盘上移动棋子,谁先走到头谁赢,有一种你追我赶的感觉,所以叫“赶围棋”。具体的规则我就不懂了哈,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指点一下。总之,这是一个需要用到骰子的游戏,可以拿来赌钱,或者说赢彩头吧。

第一把贾环赢了,很高兴,但紧接着连输几盘,输急眼了,就开始耍赖。再轮到他掷骰子时,明明转出来是个幺,结果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把抓起来,非说是个六,然后伸手就去拿钱,明抢了属于是。

那么贾环为何这么输不起呢?可能一方面是因为穷。确实他们家不富裕,贾环的零花钱肯定也不多。不过他们的赌注老实说也不算大,贾环最后也不过输了一二百钱而已,这还说不准是他跟凤姐虚报的数。当然对于惜财的人来说,一文钱也是命根子。这一点咱们就不细究了。

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更重要。贾环之所以耍赖,除了经济上的输不起,更有心态上的输不起。有两种人是特别输不起的,一种是特别骄傲的人,一种是特别自卑的人。贾环显然属于后者。他总觉得因为他是庶出,所以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因此他越是自卑,就越想赢。大的地方他赢不了,没机会赢,那就只能在微不足道犄角旮旯的地方找赢的感觉。一点微小的成就他都觉得是大赢特赢,一点微小的失败他都会怨天尤人。即使只是玩个游戏,如果他赢了,他会觉得,这是庶子取得的一场伟大胜利!我看以后谁还敢看不起我!要是输了,他就会怨恨,会沮丧,妈的连老天爷都不站在我这一边,连个破色子都看不起我这个庶出的。他不知道,或者说不想知道,他越是这样,反而越让人看不起。

莺儿见他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耍赖,也是震惊了,没见过这么不要face的爷。如果是个窝囊的、怕事的丫头,估计吃个哑巴亏就算了。但莺儿不是,她直接就反驳说:“分明是个幺!”莺儿是个挺有气性的人,后文中还有很多地方表现出这一点。这里称赞一句老曹啊,一个角色所说的话都是符合这个人的身份和人设的,都不是随便一写的。

宝钗见贾环确实输急了,就跟莺儿说“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有人可能看不惯宝钗这种和稀泥,连自己的丫头都不护着。这么想可真是把宝姐姐看得太浅薄了。一方面,贾环是客,是亲戚,他来咱们家做客,就算他不讲理,但咱们怎么也得有点礼数。试想如果你家亲戚的孩子到你家来做客,与你的孩子发生点冲突,你也不好直接去骂亲戚的孩子吧?除非以后你们两家之间不处了。

再一个更重要,宝钗这么说其实就是在保护莺儿。贾环再怎么说也是贾政的儿子,是主子。莺儿再怎么亲也只是个丫鬟。假如宝钗不管不问,最后闹腾大了,你觉得薛姨妈是教训贾环还是教训莺儿?这不是讲理的时候,而是讲人情的时候。莺儿确实受了委屈,那也只能过后再哄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莺儿见宝钗发话了,书里说她“不敢则声”。但她真的不敢则声了吗?她确实是没大声嚷嚷,只是嘟囔了两句。但嘟囔的这两句,杀伤力可能比大声嚷嚷还强百倍。她先说一个做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这是说贾环脸皮厚。不过贾环对自己的脸皮厚度倒不是太在乎,要不当宝钗说“难道爷们还赖你”的时候就该找地缝钻进去。但是莺儿下一句就狠了,她说前儿宝玉来玩,输了那么多钱也没急。剩下的钱被小丫头们抢了,他也是一笑就罢了。

咱不能确定莺儿搬出宝玉来是有心还是无意,但确实是精准打击到了贾环的痛处。果然贾环一听就破防了,直接开爆小珍珠,一边哭一边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咱们看哈,贾环这几句话全是混账逻辑。莺儿之所以搬出宝玉来,意思是宝玉的人品、赌品,都比你强。而贾环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显然是指嫡庶那方面的事,但嫡庶和人品可没直接关系。他有意无意的就把话题给拐向了另一个弯道。

他又说:“你们怕他,都和他好。”然而这上下两句并构不成因果关系。怕一个人而和他好,或者说因为一个人的身份高而和他好,其实就是巴结这个人。那么大家和宝玉好是因为怕宝玉吗?是因为想要巴结他吗?咱们不能说全不是,但至少不全是。因为宝玉确实可爱,值得别人和他好,而很多人和他好也确实是出自真心。但在贾环嘴里,就统统变成了因为宝玉是嫡子而巴结他。

最后一句“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你看,明明是他耍赖,结果他变成了受害者,是别人欺负他。这看似随口而出的一句抱怨,其实隐含了贾环最严重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弱者无罪,作恶有理”。我是庶出,所以我是弱者。我是弱者,我就应该干点烂事。我不但要干烂事,你们还得容忍我干烂事,否则就是欺负我。说白了就是,你不能拿正常的标准来要求我啊,谁让我是庶子呢。

这里我们就能看出贾环与他亲姐姐探春的不同。探春其实对庶出的身份也感到自卑,但她处理的方式是让自身强大起来,拿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让别人发自内心的重我,敬我,甚至是怕我。当然有时探春为了自证强硬,有些做法可能稍许过分,这些我们以后再细聊。

而贾环所想所为却和她姐姐正相反,甚至他还自我矛盾。一方面嫡庶是他的敏感点,他生怕别人提起这件事,他想要平等。另一方面,他却又总想凭着庶子的身份去卖惨,博同情,为自己的不堪找理由。正如后来王熙凤所说的“真真一个娘肚子里抛出这样天悬地隔的两个人来”。

那这姐弟俩为啥会天悬地隔呢?既有他们自身性格的原因,更有环境与教育的原因。咱们知道贾母喜欢女孩子,打小就把这几个春都接到自己身边养,所以探春被赵姨娘“荼毒”的就轻一些。而贾环则是赵姨娘一手养大的,天天近墨者黑。至于赵姨娘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本回里就写到了,咱们到那时候再说。

虽然我们现在基本没有嫡庶这种东西了,但类似贾环这种心理,其实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存在。我们每个人的天赋、运气、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起跑线不同,未来的路也极大概率会不同,有的人他就是会一路坦途,有的人他就是会荆棘密布。老零不想给大家灌鸡汤,说什么只要努力就一定行,即便你没有天赋,没有环境,没有马爸爸,你也一定能出人头地。老零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我知道现实中并不是这个样子,有的人确实可以闯出一片天,但多数人还是只能甘于平凡。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一条底线,我们可以平凡,可以平庸,甚至可以平躺,但是不能摆烂,不能干烂事,尤其是不能干了烂事还觉得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好比咱们不要求贾环非得像他姐姐那样挺起胸膛做个人,但如果他能老老实实玩游戏,别耍赖,别动不动就讲歪理,就卖惨,不说别人一定会喜欢他尊重他吧,至少也是不会讨厌他,不会觉得他恶心。我们也是如此,我们无需做到人见人爱,但也尽量不要搞到人见人吐。

好,虽然本期我们对贾环的猥琐行径批判了一通,但是,抛去个人品行不谈,嫡庶所带来的不公与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造成贾环困境的重要原因。把这个客观事实忽略掉,而仅对人品进行口诛笔伐,其实是不公平的。接下来宝玉来了,下一期咱们结合宝玉的所思所想,就这个问题再进行深入的探讨。请大家请抬玉手一键三连,点个关注随个赞。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
经纬讲小说

经纬讲小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