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月19日上午,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贵阳开幕,省长李炳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推进梵净山、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快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
近年来,贵州不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互交织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天坑、溶洞、峰林、峰丛齐聚,在这个全球同纬度现存面积最大、分布最连续的原生性亚热带岩溶森林生态系统的公园内你都能看到!
这里就是西南岩溶国家公园。该公园由广西和贵州携手共建,2022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成为49个候选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岩溶类型国家公园候选区。
茂兰保护区西面喀斯特森林地貌
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候选区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是世界上成熟锥状峰丛发育最集中、演化过程最完整、形态最典型的岩溶区,是旗舰物种、珍稀和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的聚集区,是新生代地球演化历史阶段的杰出典范。
在贵州境内,茂兰喀斯特森林、打岱河天坑群、茂兰地质公园等区域,共同构筑起西南岩溶国家公园的重要版图。
荔波县的茂兰喀斯特森林被誉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集山、水、洞、林、湖等景观为一体,有漏斗森林、洼地森林、盆地森林等多种森林地貌景观。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特有植物 45 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共 173 种,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 “基因库”。
位于平塘县的打岱河天坑群,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由猫底坨、打岱河、倒坨等12个大小不等的天坑组合而成,其深度均超过500米。打岱河天坑是其中最大的天坑,南北走向长度约1800米。其体积巨大,四面绝壁险峻,四周悬崖峭壁,坑内原始森林茂密,底部草木繁茂,珍稀动植物众多,极具科学考察和旅游价值。
茂兰地质公园以丰富的地质遗迹和自然景观闻名。这里有壮观的峰林、峰丛,神秘的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还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它完整展现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喀斯特森林植被及生态系统的理想之地,也是探索喀斯特地质奥秘和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
“高质量创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有利于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荔波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开展本地资源调查、新物种资源调查等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等手段,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积极推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为全球岩溶生态系统立体化保护提供中国样本。”省人大代表, 黔南州荔波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向宗洋表示,“国家公园”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保护与发展更加相融合,发展空间更巨大,进一步增加旅游市场份额,更有利于促进荔波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发挥积极作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安慧 陈祖嘉 周梓颜 周睿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杨韬
三审 覃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