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剩男”“剩女”作为一个对于大龄未婚群体的带有偏见和刻板印象的称呼,不仅带着玩笑和讽刺意味,还成为了社会上“一大难题”。
然而,在现代社会,剩男剩女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不再是人生必经之路,而是生活的调味品。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几个典型的个案:
小李,执着于追求在精神上和自己相契合的女孩。
他非常喜欢诗词歌赋,阅读过的书没有几百本也有一千本,不说是学富五车,也算得上是见识广阔。
当他和女孩接触时,总是下意识去从各方面测试女孩,看看女孩是不是能和他进行深入灵魂的沟通。
例如一次,他在和女孩见面时,吃到了一道来源悠久的菜品,于是他询问女孩,知不知道这样菜背后的故事?然后对女孩侃侃而谈。
当他看到女孩奇怪又嫌恶的眼神时,就知道她根本无法理解自己,这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

小张,非常渴求爱情,但是觉得自己满身缺点,他是一个典型的“直男”,
不懂时尚搭配,不懂首饰包包,更不懂口红色号,不知道说什么话才会讨女孩开心。
这也让他无数次被女孩拒绝,话里话外都是说他太木讷,没有情趣。
久而久之,相亲和恋爱对于他来说,像是一件兴奋激动又害怕恐惧的事,每一次相亲他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更承受着长时间的焦虑。
我研究了大约100个年逾四十的剩男群体,从家庭环境、经济地位、婚恋思想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都拥有着这样几个共性:
社交圈子狭窄大龄剩男第一个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交圈的狭窄,这里并不是说认识异性的渠道较少或者身边完全没有异性,而是说一种“相对狭窄”。
比如说一些做生意、做科研、或是职业性别化严重(程序员、机械工人、外卖员)等等,
他们没有时间去认识合适的异性,反而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之中,无法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这时候会有人说:“可以相亲啊,相亲不就是给那些社交圈子狭窄的人准备的吗?”
其实,相亲对比起自由恋爱,还是有一定的弊端的。
自由恋爱可以先从认识和了解对方开始,一点一点被对方身上的闪光点吸引,最后坠入爱河,开始一段美好的恋情。
然而相亲的目的性是极强的,通常都在短时间内进行,第一印象极其重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了解对方。
这就可能导致那些社交圈狭窄——即平时没有机会进行社交,因而“情商不高”“木讷呆板”的人劣势尽显。

这样的人或许在生活中有很多优点,例如真诚、善良、会照顾人、有责任感等等,但是除非是长时间的相处,否则是没办法一下子就表现出来的。
同时,他们在社交活动中也比较内向,往往沉默寡言,也不会主动加入聊天或者互动之中,
这使得他们在社交中经常被人忽视,缺乏认识异性的机会。
与异性相处时,他们也不会寻找合适的话题,表现自己的魅力。而是可能会说一些自己很感兴趣但对方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性话题,
或者在表达时将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直接说出来,并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从而把聊天引向一个死角。
将挫折当做执念感情不是事业和成就,不需要将自己的挫折和失败挂在心头,念念不忘。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倾诉了他无法进入恋爱的困扰:“在我19岁那年,我遇到了那个让我一见倾心的女孩,
她热情如火,浑身上下都是青春和自由的气息,我整个大学期间都深深迷恋着她,可惜因为一些原因,我们还是分开了。

这些年,我无论遇到哪个女孩,都下意识地和她对比。娴静的女孩我不喜欢,总觉得太安静像一潭死水。
有时候我在某个女孩身上看到她的影子,就会欣喜若狂,但真正了解后又发现,她终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人。”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作意念固着,是指个体一种停滞不前的心理状态,
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附着在某个给自己带来失败的事物上,是一种僵化和固定。

个体可能会重复进行一些无效的策略或举动,陷入极端的情绪化状态,从而失去了基本的理性思考,被自己的执念牵着鼻子走。
人生是往前走的,同样也应该向前看,沉溺在过去的悲伤情感中,只会让我们陷入怪圈无法自拔。
理想化?现实化?其实不论是剩男还是剩女,都会产生理想化和现实化相碰撞产生的落差感。
你是否也畅想过自己未来恋爱对象的样子?
他身高180+,穿搭潮酷,又有腹肌人鱼线,又会做饭做家务,还会照顾你的小情绪,将你捧在手心里;
她自信优雅,独立大方,即使素面朝天也很美丽,非常乖巧懂事,愿意为你洗手作羹汤,在万家灯火中为你留下属于自己的那一盏;

有些人执着于一个理想化的伴侣,认为作为自己的伴侣一定要拥有某某特质,否则宁愿不谈恋爱不结婚,也不愿意将就。
心理学中有一个描述此类心态的概念叫作“超价观念”,是指个体的某种情绪或心态被加强,并且在意识和行为模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样的心理状态一般都是基于事实产生,但是却对这个事实做出了错误的超常的评价,
表现在婚恋观中,就是钻进了牛角尖,一定要寻找一个符合自己期望的恋爱对象。

殊不知,理想和现实往往差距是很大的,生活就是一半“讲究”一半“将就”,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根本是不存在的,
因此,我们还是要脚踏实地,去选择那个真正适合我们的另一半。
就像我们开头所说的一样,婚姻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享受生活和自我实现才是现代人生活的第一要义。
无论你现在是适婚人群,还是“剩男剩女”,都请记得,婚姻和爱情的誓言不是脱口而出,而是两个人共同承担责任,共渡风雨的契约。

婚姻是爱情的成果,也是“合适”、是“同频”、是“深入灵魂”。
但如果婚姻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和个人成长提供积极的改变,
那么我们也不用勉强自己非要步入婚姻,也可以去过“单身贵族”的生活,活出人生的精彩。
-The End -
作者-专序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游客
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
游客
黄蜂尾上针,最毒妇人心!
第六代传感器
社会上只针对大龄剩女?不会针对大龄剩男?针对大龄剩男都是愚蠢的?
用户17xxx94
现在中国的缅北女都是这样,结婚前合伙娘家狠狠敲一大笔,然后结婚后开始盘算你的家底,丰厚没有任何债务也就跟你过日子,如果发现你根基不稳,既无发展资源,又无丰厚的变现,那么这些缅北女就开始搞事,每天家吵屋闭,没事找事,甚至出轨,总于怎么给男方留烂摊子就怎么来,最后男结一次婚就一辈子致贫,老家已经见过几个类似这样的了,女方天涯海角那个地方的都有,真是造孽!看吧,30-50年后,中国孤助无依,像蓝洁瑛那样死后十天八天后才被发现的情况会越来越普遍,这明显有些女性是给一些居心叵测的邪恶给洗脑了,只看到眼前而不会居安思危,年轻时小部分的积蓄到上了年纪扑通一下,水花都起不了几下就瞬间消失!
用户21xxx45
只要有瑟瑟网就不会考虑结婚了
国富民强
现在有几个剩女,不是因为想花男人的钱,而剩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