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联盟全明星赛简直太牛了,中国球员曹芳打出了街球天才的风采,这个小伙子在BRAXTON队赢得冠军的表现,让那些没看过街球的球迷都在电视机前摇晃脑袋。
曹芳在那场半决赛打的真的,在场边坐着的老球迷好像看到了当年外滩的街头球场,那时候的球场上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高手都能打出这种进攻,换做在G联盟的场子里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老实说最关键进球那会,曹芳好像根本不觉得那是个历史性的时刻,他那一手急停再出手的身子好像在每个角落都能看见那种节奏感,所以他那次出手的姿势纯熟地就不像个打业余球的,一看就明白这孩子打球的日子也不少。
前面比赛还没有那种感觉,等到半决赛最后几分钟,场边的观众都喊得上头的时候,他居然还能那么稳的出手,这就说明这孩子打球的时候压根没想别的事,就跟在街头打球那会玩的节奏是一个样子。
这种街球特点不是单纯训练就能练出来的感觉,你得要经历过每天日落黄昏时分,街头球场上那种充满火药味的对抗,那种一对一单挑的氛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球感。
场边那群看热闹的人好像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曹芳投进制胜球的一瞬间都站起来了,他们好像也找到了当年在街头球场看球时候的感觉,那种纯粹的篮球快乐。
决赛的时候就完全变了个画风,曹芳在场上的时间少得可怜,但是在最后关头上罚球线的时候,那种感觉又回来了,好像回到了从前打街球时候的样子。
要知道在业余场子打球的时候,关键球大多都是靠自己的发挥,但是到了职业赛场上就不一样了,你得要适应团队配合,得要懂得什么时候该站出来,什么时候该把机会让给队友。
杨政在决赛中的表现好像也在讲述着同样的故事,虽然数据上看起来不是很出彩,但是在球场上的跑位和防守都显示出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这个级别比赛的节奏。
从街头球场到职业赛场,这条路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平衡点,要知道什么时候该用街球的风格,什么时候该打正统的篮球。
这场全明星赛让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比分,而是那种篮球带来的纯粹快乐,曹芳在半决赛中的三投三中,就好像在告诉所有人街球也能在职业赛场上发光发热。
其实在这场比赛之前,大家对街球手转型职业球员这条路都不太看好,觉得街球的那一套在职业赛场上玩不转,但是曹芳和杨政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看到场边那些观众的反应就知道,他们也很久没看到过这样的比赛了,现在的篮球比赛讲究战术纪律,但是偶尔看到这种带着街球风格的表演,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通过这场比赛也能看出,G联盟对不同打法风格的包容度很高,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街球手开始选择这条职业化道路的原因,因为在这里他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曹芳和杨政的常规赛数据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他们早就不是单纯的街球手了,而是能在职业赛场上站稳脚跟的球员,这种转变的过程一定充满着艰辛,但最终的结果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单看半决赛的数据,曹芳的8分可能显得不够亮眼,但是三投三中的命中率和关键时刻的表现,却让这个数字变得格外醒目,这就好像在街头球场上,有时候一个球就能定胜负。
决赛中曹芳只打了3分钟,但是在最重要的时刻他站了出来,这种临场发挥的能力,恰恰是街球场上历练出来的,因为在那里每一个球都可能是最后一球,你必须时刻准备着。
杨政在这次全明星赛的数据看起来也很普通,但是他在场上的跑动和防守意识,却显示出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职业赛场的节奏,这种转变过程一定不容易,但是他做到了。
其实从他们的常规赛数据就能看出来,这两位已经不仅仅是街球场上的传奇,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球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不同的篮球文化是可以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