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华一手带大了几个侄子侄女,青春燃尽,四十多岁才从娘家嫁出去,虽然就嫁到隔壁,但是侄子侄女们对她的出嫁,还是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他们抱怨说,自从姑姑嫁人了,家里的伙食就成了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婚后德华生下了丁小样,德华的人生圆满了,丁小样也成了两家最受宠的孩子。
孩子们渐渐长大,但是对姑姑的恩情,却越来越深,并没有因为他们各自工作,各自远离就渐渐淡化对德华的感情。
卫东说,他最怀念小时候趴在姑姑背上的感觉,喜欢闻姑姑头油的味道,亚菲对姑姑的事情事事上心,甚至超过了对妈妈的关心程度,亚菲结婚时候,第一个感谢的不是妈妈而是姑姑的养育之恩。
德华老了,丧偶了,搬回了娘家,也是侄女侄子们承欢膝下,她在老丁家生活了三十多年,仿佛在老丁死后就没有了任何牵绊一般,没有了丝毫的痕迹。
这不禁让人感觉到老丁的几个孩子有多凉薄,关于老丁和王秀娥合葬的事情,德华伤透了心,而老丁的几个儿子却没事人一般,丝毫没感到不妥。
亚菲找他们的时候,两个人一脸茫然,并没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这个反应不仅凉薄而且蠢笨。
他们不仅凉薄,而且丝毫不通人情世故,完全没有同情心,只想着把他们的亲生父母合葬了事,却没有一个人想到德华的处境和尴尬。
德华与前三个样交集也许不多,但是四样也是她一手带大的,而且德华还帮着四个样,除了二样之外,每个人带大了他们的下一辈。
三样的孩子三个多月就送到德华家里,让德华带大的,四样的孩子在德华手臂骨折的情况下,还绑着绷带帮着带了半年。
可见德华对丁家的付出,并不比对娘家侄子侄女的付出少,但是侄子侄女一生都铭感姑姑的恩德,而丁家的几个孩子就像没有心肝一样,对德华毫无感恩之心。
丁家几个孩子的母亲王秀娥,她虽然是一个粗陋泼辣的农村妇女,但是她却心地善良古道热肠,非常乐于助人,老丁,虽然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却风趣幽默,同样乐于助人。
但是老丁的几个孩子,却个个凉薄又冷漠,而且面对亚菲的疑问,他们沉闷又笨拙,连一句敞亮话都说不出来,对为人处世,完全是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
让人觉得看起来又凉薄又木讷,既没有王秀和的热情和机灵,也没有老丁的口才和见识,按说有老丁这么个文化人父亲,而且老丁职位也不低,后代应该很出色才对。
但是以对比江家的几个孩子,老丁的几个孩子,真的显得既凉薄又无能的感觉,就说让父母帮忙带孩子这件事。
江德福家里的只有混的最差的民庆,夫妻俩没能力养孩子,把孩子送给了父母帮忙带,其他的孩子都知道他混的不好,帮着补贴他。
而老丁的四个儿子,居然有三个生了孩子,都送回来让德华帮着带的,可见,他们几个大多混的不太好。
和亚菲的侃侃而谈与国庆军庆的挺拔轩昂相比,老订的几个儿子,说话拱肩缩背的样子,就显得很市井很油腻无奈的样子。
不知道为何出生背景相差不大的两家人,为何后代的差异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性情,都相差这么大。
母亲的眼界和知识对下一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然古人有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这样的说法
因为母亲不在了,父亲不上心。老丁其实并不是个好父亲,动不动就动手打孩子
孩子从小就目睹父亲对母亲的冷漠,耳濡目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