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不败
孙颖莎的“金牌保姆”竟被“卸磨杀驴”?
去年巴黎奥运会上,他跟在她身后大包小包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然而今年就已是“物是人非”、她的身边成为女乒主帅马琳。
难道“最好的师徒”真的闹翻了?

“你坐第一排,第二排我看不到你。”
这是孙颖莎在日常训练时看不到邱贻可的身影。
于是不假思索喊出这句“命令般”的话语。
而曾经那个国乒里的“刺头”,也真的乖乖照做。

从那之后,每一场比赛,邱贻可都会稳稳地坐在第一排。
坐在孙颖莎一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实则意义非凡。
对孙颖莎而言,邱贻可的存在就像一颗定心丸。
只要看到教练那熟悉的面容,她便能迅速安定下来。
重拾信心与斗志,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比赛中。

自2022年这对师徒正式组队后。
孙颖莎便正式结束了那段“散养”的时光。
携手共进的两人开启了合作之旅。

从2023 年德班世乒赛女单赛场上,孙颖莎一路过关斩将。
关键时刻,邱贻可在场外镇定自若。
通过简洁明了的手势和言语,为孙颖莎指明战术方向。
最终师徒合作横扫对手,强势晋级女单半决赛。

在 WTT 系列赛事中,孙颖莎同样表现出色。
师徒俩一个精准指导、一个果断出手。
共同谱写出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斩获大大小小的冠军。
世界排名更是稳稳位居前列。
在一朝一夕与日积月累中,两人形成了信任与依赖。

除了赛场上,两人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感情深厚。
邱贻可深知孙颖莎吃饭慢,便贴心地提前到食堂为她拌好面。
了解她爱喝柠檬水,就亲手为她摇制。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邱贻可都放在心上,就像一位无微不至的老父亲。

而孙颖莎对邱贻可的感情,同样深厚且真挚。
在采访中,她曾满怀感激地说说这样一番话。
“邱教练陪伴自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陪伴家人和孩子,这份牺牲与奉献,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孙颖莎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讲道:“以后我在运动员里排第几,你在教练里就是第几。”
这一朴实的话语,是她对邱贻可付出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两人师徒关系的美好期许。

师徒二人偶尔也会有 “互怼” 的有趣时刻。
训练累到极点时,孙颖莎会带着点小情绪 “挑衅” 邱贻可:“要不你来试试?”
邱贻可对此也从不生气,一笑了之。

这些看似针锋相对的话语,实则是他们师徒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
让紧张的训练氛围变得轻松活跃,也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然而这对最好的师徒,在近日却走向“闹翻”的地步?

前些日子的亚洲杯女单决赛中,孙颖莎 0 - 4 负于王曼昱后。
邱贻可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就被孙颖莎的粉丝 “攻陷” 。
粉丝们指责他在巴黎奥运会后没有全力帮助孙颖莎提升。
赛前准备也不充分,甚至有人直言他 “不想带孙颖莎可以不带”。
但竞技体育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输赢都是常事。
一场比赛的失利并不能完全否定教练的努力和付出 。

直到近日WTT重庆冠军赛上,一个明显的变化引起了球迷们的注意。
以往孙颖莎比赛时,邱贻可总是陪伴在侧,担任临场教练。
可这次,站在孙颖莎身旁的临场教练变成了马琳。
这一变动瞬间点燃了球迷们的好奇心,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突如其来的变化。
让不少人觉得孙颖莎和邱贻可之间或许出现了问题。
甚至传出两人闹翻的说法。
但其实孙颖莎之所以换教练,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马琳作为女队主教练,有权在特定比赛中担任球员的临场教练。
此次介入孙颖莎的训练和比赛,或许与邱贻可的工作安排有关。
据了解,邱贻可目前同时负责孙颖莎和蒯曼两名主力球员的训练工作。
随着蒯曼在 2028 年奥运会上可能承担多项任务。
邱贻可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蒯曼的培养中。

对于此次教练变动,孙颖莎在赛后采访中表现得十分从容。
她表示与马琳的磨合需要时间,马琳在比赛中给予了很多帮助和建议。
自己也在努力适应新的教练风格和比赛节奏。
孙颖莎还幽默地以重庆火锅为例。
说 “火锅不能吃太辣”,暗示自己会逐步调整,适应新的变化。

此外,孙颖莎进入酒店大门的一个动作,也能直接打破“闹翻”传言。
当训练完毕回到酒店时,孙颖莎摇摇看向邱贻可所在的方向。
待到师父走近,他直接拍了拍这个小徒弟的头。
之后两人便肩并肩地走进了酒店里。
这一系列自然又亲昵的举动,哪有半分闹翻的迹象?

而在孙颖莎比赛时,邱贻可尽管已经不是主管教练。
但作为观众的他,依旧坐在第一排观看孙颖莎的比赛。
即使不在台上,但依旧“与子同袍”。

WTT重庆冠军抽签仪式上,主持人询问了莎莎一个问题。
“准备取得怎样的成绩然后奖励自己一顿火锅?”
莎莎只是笑着说:“不管我打的怎么样,邱指导都会带我去吃的。”

台下的邱贻可在听到这句话时,更是一脸“慈父相”。

两人一起出门时,遇见球迷对着莎莎说:“好肉啊。”
邱贻可还面带微笑地吐槽:“吃得多。”

这样的两人,用实际行动证明“闹翻”纯属无稽之谈。
最好的师徒路虽然难走,但现在仍旧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