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科技装备大发展】系列-828
这是一个记录石油化工装备发展历史和取得成就的有趣系列合集
欢迎大家分享点评讨论交流,
-------------------------------------------------
回顾历史
分享成就
展望未来
为化工装备现代化鼓劲加油
------------------------------------
宁波“绿能港”三期接收站项目是国家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和浙江省重点项目,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工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含6座27万方LNG储罐、气化设施、公辅设施等相关设备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浙江省及华东地区的天然气常规供应调峰储备和应急保供能力。

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座储罐创新采用“全坐地式”设计建造方案。“全坐地式”储罐具有稳定性高、建设成本低、维保便捷等显著优势,同时也具有选址要求严苛、防腐要求高、温度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工程项目团队先后攻克储罐抗震、承台防腐等技术难题,其中12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球最大“全坐地式”LNG储罐是由中国海油自主研发、建设的,位于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的5号储罐。这个储罐的规模达到了27万立方米,采用了全“坐地式”设计建造方案,设计寿命为50年。
2023年3月27日,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奠基暨首次高层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穿山半岛公鹅咀地块举行,标志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3年4月30日晚,随着1#储罐第17号工程桩最后一方混凝土注入桩孔内,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接收站工程首座储罐桩基施工圆满完成。

2024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注入承台,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4号储罐承台顺利完成浇筑。至此,储罐工程所有承台(除2号储罐受障碍物影响外)圆满完成施工,标志着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储罐工程正式进入墙体施工阶段。

承台是储罐承上启下的基础,也是项目中混凝土方量一次性浇筑量最大、钢筋用量最大的部分。由于本项目首次采用“全坐地式”和“桩基+双筏板+隔震支座及坐地式相结合”的2种定制化基础形式,施工难度显著增加。
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号、5号、6号储罐承台直径100.6米,厚1.4米,是中国海油首次应用自主设计的全“坐地式”27万方LNG储罐,且创新性地在素混凝土垫层中应用水伴热,在承台中应用电伴热双伴热系统,以提高储罐保温效果及混凝土使用寿命。

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1号、4号储罐承台直径102.2米,厚度采用变截面设计,外环区厚1.6米,内环区厚1.4米,采用“桩基+天然地基”的混合基础型式,通过“筏板+承台”设计和采用隔震技术提高储罐抗震性能,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运用了中国海油自主研发设计的抗拉型隔震垫,极大地减小了储罐所受地震力的影响。
确保工程高质量实施,宁波“绿能港”会同参建单位技术人员详细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采用“跳仓法”混凝土施工技术,将承台分5个区进行浇筑,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在承台施工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施工工法,开发出“短柱与隔震支座一体成型”工艺,在优化施工工序的同时实现了隔震支座短柱工期,总体压缩单罐工期达10天以上。

2024年3月8日,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浙江地区首座27万立方米全“坐地式”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在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顺利完成拱顶吊装作业,标志着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实现LNG储罐安装工程的首个重要节点,为后续储罐气升顶打下坚实基础。

拱顶相当于LNG储罐的“房梁”,呈球冠形,每片形似“西瓜皮”,总重量约700吨,由1个中心环和24个拱顶大小片组成。



2024年6月27日,由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石化工程”)牵头总承包的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1#储罐和3#储罐提前33天实现同步升顶,标志着外罐主体结构基本完成。

项目建设团队沿储罐一周平均布置由钢丝绳和滑轮组等组成的平衡导向系统,保证储罐在升顶过程中按照设计路线提升,穹顶不会发生倾斜和倾覆。同时,在外罐墙体和穹顶上安装了压力、位移智能检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最终,两座储罐环向水平偏差量均小于8毫米,远小于50毫米的设计偏差值,近乎严丝合缝完成升顶。

2024年7月30日,全球最大“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升顶。据了解,本次完成升顶的3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属于中国海油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总包建设。
本次完成升顶的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液化天然气储罐高62.6米,直径近百米,罐容27万立方米,可存储1.69亿立方米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罐设计建造是能源领域的尖端技术之一,升顶作业是利用封闭空间和外界压力差的原理,通过微压空气将穹顶“吹”起来,并通过滑轮装置协助穹顶提升至指定位置。

穹顶上升期间水平误、偏差需控制在50毫米内,是液化天然气储罐建设中技术难度最高、风险系数最大的工序。为保证升顶作业的安全稳定,项目团队通过多系统实时监测、精准控制储罐升顶期间的气压、速率等参数,在作业过程中将穹顶水平偏移及旋转偏差精度控制在5毫米内,就位精度符合业界最高标准。

在储罐气升顶作业施工现场,穹顶直径约93米、重量约1200吨的LNG储罐拱顶在4台鼓风机的助力下,缓缓升起,以每分钟约200毫米的速度升高至近46米后,顺利与承压环闭合衔接,工人们开始进行焊接等施工。升顶作业是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安装施工中技术难度最高、风险系数最大的工序,主要利用封闭空间和外界压力差的原理,通过微压空气将穹顶“吹”起来,并通过滑轮装置协助将穹顶提升至指定位置。

据悉,本次完成升顶的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液化天然气储罐高62.6米,直径近百米,罐容27万立方米,可存储1.69亿立方米天然气,储罐设计寿命达50年。
这个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的重大进展,同时也是对LNG储存技术的重要贡献。作为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这一创新设计建造的储罐不仅体现了中国在液化天然气储存技术方面的进步,也为全球LNG储存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赞盛世中华繁荣富强
向装备制造工作者致敬,
为化工行业建设者加油
**********************************
本系列和大家分享最近十年来化工装备行业取得的成就
图文来源网络资讯收集整理,对资讯发布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秒删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系列合集,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