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恶毒的人,看起来一时占到了便宜,可最后一定也会被小人算计

李舟 2025-03-13 19:00:51

俗话说得好,“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人道循环因果有根”。

这话听起来玄乎,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它的影子。

老张,平时对人刻薄,总爱占小便宜。

邻居有点啥事,他从不伸手帮忙,还老在背后说人闲话。

结果呢,前阵子他家里有点急事,四邻八舍的都躲得远远的,没人愿意帮他。

这不就是“以彼之道,还使彼身”嘛,你平时怎么对人,人家就怎么对你,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小李,一直是个热心肠,见谁有困难都搭把手。

他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从不偷懒。

这不,最近公司有个晋升机会,大家都一致推荐他。

这就是善有善报,你种下的善因,迟早会结出善果。

那些干坏事的人,别看他们一时得意,早晚都得遭报应。

佛教说三世因果,咱们的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流个不停。

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这条河里投下的石子,会激起层层浪花。

这浪花就是咱们的果报,好的坏的,都是自己造的。

1、枭雄落幕。

陈友谅在西岸等啊等,和朱元璋大战了三十多天,愣是一点机会也没找到。

相反,他的士兵越来越少,将领们也开始离心离德。

八月二十六号那天,陈友谅终于绷不住了,决定逃跑。

他选了湖口作为突破口,可这时候的他早不是那个威风的陈友谅了。

拼死拼活地打,才勉强打开了湖口通道。

他刚松了口气,朱元璋就追上来了。

朱元璋被陈友谅欺负了这么多年,早就恨得牙痒痒,这次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他带着十多万大军,一路追来。

陈友谅一听朱元璋追来了,赶紧站到船头上指挥作战。

可就在这时,一支冷箭嗖的一下飞过来,直接穿透了他的头颅。

陈友谅死后,张定边还是挺够意思的,他把陈友谅的尸体和儿子陈理都抢了回来,带回了武昌。

鄱阳湖之战打了三十六天,最后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告终。

这一战,让朱元璋离问鼎天下又近了一步。

可朱元璋并没打算放过陈友谅的后代陈理,哪怕陈理根本威胁不到他。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亲自跑到武昌督战。

张定边一看形势不对,就带着陈理投降了。

朱元璋终于战胜了这个让他最头疼的敌人陈友谅。

而陈友谅,一代枭雄,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2、榜样。

陈友谅的失败,其实从他狠心杀害兄弟和首领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注定了。

他的将领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彻底明白了他的准则:谁力量大,谁心狠手辣,谁就能掌控一切。

仁义、道德、诚信?

那些玩意儿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存在。

他们就把陈友谅的那一套当成了人生信条,整个军队都变成了千万个狠毒的“陈友谅”。

陈友谅迷信暴力能统治一切,他的将领们更是把暴力当成了神明。

可暴力这东西,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杀敌,用得不好就伤己。

当朱元璋带着大军打来,陈友谅的暴力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他的将领们一看形势不对,立马就反水了。

他们不但不再效忠陈友谅,还纷纷上去踩他一脚,落井下石。

为啥?

因为陈友谅对他们来说,已经没啥价值了。

就这样,陈友谅的军队像一盘散沙,被他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狠毒将领们”给瓦解了。

他的暴力统治彻底崩溃,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陈友谅啊陈友谅,一辈子迷信暴力,最后却死在暴力手上。

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自作孽,不可活”吧。

3、天道循环。

有句古话叫“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意思就是你靠啥成功,最后也可能因为啥失败。

不信?

看看历史,还真是这么回事。

西汉的时候,刘邦能建立汉朝,多亏了吕氏家族的支持。

吕家那是出了不少力,可后来呢?

外戚王莽一冒头,直接把西汉给取代了。

再看看东汉,刘秀能当上皇帝,靠的是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

那时候刘秀可是得了不少好处,可到了东汉末年,河北的袁家也基本自立为王了。

这不是明摆着,你靠啥起家,最后就可能被啥绊倒嘛。

隋朝也是,杨坚篡位建立了隋朝,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挺能耐的。

可结果呢?

李家一来,隋朝就完蛋了。

唐朝也一样,唐朝的兴盛和藩镇有很大关系。

藩镇那时候可是唐朝的得力助手,可后来呢?

藩镇造反,唐朝也就此灭亡了。

你说这算不算是一种讽刺?

我还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些自私、恶毒的人,一时看起来挺占便宜的。

他们算计别人,耍手段,好像啥都能得到。

可最后呢?

往往会被更阴险的人算计。

这些小人啊,比他们还狠,还毒。

他们以为自己能一直占便宜,结果最后却落得个凄惨下场。

所以说啊,这“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朝代更迭,也适用于个人。

你靠啥手段起家,最后就可能因为啥手段倒霉。

还是那句老话,做人得厚道,别总想着算计别人。

不然啊,最后算计来算计去,必然算计到自己头上了。

0 阅读:4
李舟

李舟

站在人性角度,理解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