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头鳐:因吻长而尖突酷似“犁头”而得名,犁头鳐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4-08-07 20:26:00

犁头鳐是常见的一种鳐鱼,别称提琴鳐、班卓琴鲨等,因吻长而尖突酷似“犁头”而得名,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软骨鱼纲、犁头鳐目、犁头鳐科海洋软骨鱼类的统称,全世界有7属约45种,代表物种有及达尖犁头鳐、斑纹犁头鳐、许氏犁头鳐等。

形态特征

犁头鳐的身体前半部分扁平,后半部分较为圆柱形,形状介于鲨鱼和鳐鱼之间。头部宽大扁平,呈三角形或楔形,看起来像犁头。吻部延长,呈圆形或尖形。

通常有五对鳃裂,位于身体的侧面。胸鳍宽大,类似于鳐鱼的翼状鳍;尾鳍较小,尾部通常细长。有两个背鳍,位置较为靠后。皮肤覆盖着细小的皮齿,使其触感粗糙,有时会有一些突起或棘刺。背部颜色多为棕色、灰色或绿色,常有斑点或花纹,腹部通常为白色或浅色。

分布范围

犁头鳐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沿海水域。它们常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浅海区域,特别是沙质或泥质海床上。它们也可能出现在河口和泻湖等咸淡水交汇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犁头鳐分布范围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它们倾向于生活在温暖的海域。

生活习性

犁头鳐的生活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栖息环境:它们通常生活在浅海的沙质或泥质海床上,也会出现在河口、泻湖等咸淡水交汇处。

2. 活动方式:犁头鳐通常在海床附近活动,利用胸鳍在沙质或泥质海床上滑行。它们常常会部分埋在沙中,只有眼睛和喷水孔露在外面,以躲避捕食者和伺机捕猎。

3. 食性:犁头鳐是底栖掠食者,主要捕食小鱼、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它们利用强有力的下颌和牙齿来压碎坚硬的外壳。

4. 行为特征:它们通常是独居或小群体活动,行为较为谨慎,遇到威胁时会迅速游走或埋入沙中。

繁殖方式

犁头鳐的繁殖方式是卵胎生。具体过程如下:

1. 交配:雄性犁头鳐通过鳍脚(类似于其他软骨鱼类的结构)将精子传递给雌性进行内部受精。

2. 胚胎发育: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发育,胚胎从卵黄中获得营养。随着胚胎的成长,母体可能会提供额外的营养物质,以支持胚胎的发育。

3. 产下幼鱼:当胚胎发育成熟后,雌鱼产下完全形成的小犁头鳐。这些幼鱼在出生时已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立即开始捕食小型底栖生物。

食用价值

犁头鳐在一些地区被认为具有食用价值。以下是其食用价值的几个方面:

1. 肉质:犁头鳐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烤、煎、炸和炖。

2. 营养价值:犁头鳐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矿物质(如磷、钙和铁),以及omega-3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心脑血管健康。

3. 烹饪方式:犁头鳐可以被制成各种美食,例如鱼片、鱼汤、熏鱼等。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它们还被用于制作干鱼片或鱼干。

4. 市场价值:在一些地方,犁头鳐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欢迎,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家庭烹饪

犁头鳐鱼汤(濒危动物,请勿食用)

1、将犁头鳐鱼肉洗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用少许料酒和盐腌制鱼肉片刻,去腥增味。2、姜片、葱段和蒜瓣分别切好备用。

3、可以将鱼块稍微煎一下,使其外表略带金黄色,这样煮汤时鱼块不易碎。

4、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姜片和葱段,煮沸。水沸后,将腌制好的犁头鳐鱼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料酒,再次煮沸,去腥提鲜。

5、转中小火煮15-20分钟,直到鱼肉完全熟透,汤色变得乳白。

6、加入适量的盐和白胡椒粉调味。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豆腐块或番茄块等配料,继续煮几分钟。汤煮好后,关火,撒上葱花或香菜增香。

图片仅供参考,非制作成品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