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散文,也是历史——《旧时明月照秦淮》再现近代南京面容

扬眼 2024-08-09 15:55:49

近日,由张元卿编选的《旧时明月照秦淮》一书在南京那间咖啡馆举办分享会。这本散文集以50多篇短文,围绕南京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细述近代南京的寂寂湖山及在这片湖山里发生的人与事,呈现历史风烟中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民风民俗。

编者张元卿是南京大学博士,曾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处工作,现为独立策划人,近年致力于南京城市史研究,特别是民国街区史研究。此前,他策划了“日本人笔下的中国城市丛书”、“微南京”丛书和“南京愚园文献史料展”。特别是“微南京”丛书,《金九在南京》《复成新村的陈年旧事》《一代水工汪胡桢与南京“新村”建设》……每一本书对南京地方史的记载都或有增补或有纠偏。

此次编辑出版的《旧时明月照秦淮》虽是一本散文集,但其编选纹理脉络仍是“微观史”的观照。

南京地踞南北交通中枢,又是教育重镇,民国初年,许多作家都曾在此停留或长居,他们常以纪实笔墨描述这座六朝古都的“当代”形象,以及他们的生活。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琐记》,包天笑的《初到南京》,乃至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为我们留下百余年前南京的样子。自此,近代南京成为新文学经典的写作对象。袁昌英的《游新都后的感想》《再游新都的感想》,巴金的《从南京回上海》,曹聚仁的《南京印象》,钟敬文《金陵记游》,朱偰《金陵览古》,王平陵《静静的玄武湖》……可以说近代南京散文写作,名家名作辈出。

面对浩如烟海的南京散文,如何选录?张元卿介绍说,在编选之前,他就有一个理念:南京是南京本地人的南京,也是临时寄居者和匆匆过客的南京;是文人的南京,也是非文人的南京。写南京的好文章不都是本地人所写,也不都是文人所写。所以,他跳脱“文人”的范畴,将目光聚集在更广阔的“田野”。所以,在这本散文里,既可见到著名文人周瘦鹃、卢前、石评梅等人的文章,也可见到军政人员马元烈、钱贯之等人的文章,还有诸多“生平不详”的作者所写的文章,如谭无逸、贤五等。

为给读者提供新的阅读体验,他舍弃掉常被选本收录的朱自清、俞平伯、黄裳等人的名家名作。在他看来,这些名家名作已被多个选本选录,读者已相当熟悉。“收录在这本书里的文章,70%以上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都是新鲜的。”张元卿说。

写南京的散文恒河沙数,为何是这50篇?张元卿解释说,他选取这些散文的标准是“要言之有物,哪怕只有一点史料价值,只要有益于我们了解那时的南京,都尽量斟酌选用”。他希望能通过这些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作者的记录,尽量还原当时南京的真实面容。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散文集,既是文学的,也是历史的。它虽只有50余篇,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1917年7月,军政人员马元烈先到南京,为李纯接管江苏做准备,在此期间,他写下《南都揽胜记》,留下历经战乱后南京当时的样子;在《新运导报》上,有生平不详的作者“德培”讲述南京婚俗中的那些老规矩;在《首都周刊》上,有生平不详的舒人讲述南京盐水鸭的制作方法。对南京来说,南京保卫战和大屠杀是历史上不可回避的一页。所以他在单列一编,从《警察向导》和《上海人》这两本杂志中选取两篇亲历者的回忆文章,讲述南京沦陷前后的那段历史。

因为书本容量有限,有些精选篇目被迫拿下,没有放入书中。张元卿觉得有些可惜,在他看来,这部分文章里也藏有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张元卿以林榕的《十日记》举例说,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在南京,住中央饭店,一切招待都还好,住二〇三号,房前的两面窗正临大街,而且有凉台,在夏天这是很好的房间”。由此可知,中央饭店房间单双号的布局。“很多名人都曾入住中央饭店,我们如果能把每一个房间号都能考证出来,就能和住过这些房间的人一一对应起来,这对还原某一段微观史大有裨益。”

收录于书中的50多篇文章,更像是50多篇微观史料,记录下近代南京山水田园的变迁、民风民俗的流转。作为编者,张元卿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它们,或能在对南京的文学书写中,稍稍了解南京城市的近代历史,在游览南京的时候,能与这座现代城市有不一样的对话。

校对 徐珩

0 阅读:2

扬眼

简介:扬子晚报原创新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