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与新成立的设计学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设计学院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等进行介绍。

发布会现场,华中科技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张凯对设计学院进行了介绍。2021年,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技术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为回应新时代要求,华科大设计学院将着重实施“新工科+新文科”的融合发展策略。
回顾学科建设历程,华科大在七十余年发展中构建起了一流学科体系。1997年和1998年,学校先后成立设计学系和工业设计系,并于2000年分别将两个系调整至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设计学设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获评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022年,教育部将“设计学”调整至交叉学科门类,使得综合类院校的优势得以凸显。
本次华科大成立设计学院,正是学校加快建强设计学科、以“大美育”推动学校“更人文”、推动跨学科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深入探索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新范式的重要战略举措。设计学院的成立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领域:学科建设上,设计学科将实现飞跃式提升,凭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催生出更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方面,美育育人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强化,设计思维将作为“五育融合”的强大引擎,共同塑造一个科学与艺术并重、创新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在学校发展方面,设计学院将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点,通过提升文化创新能级和国际化水平,显著增强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在记者提问环节,由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回答问题。
蔡新元介绍,设计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创意、数字媒体艺术、健康人居环境、智能装备工业设计等前沿领域,积极构建“设计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实践”的融合型创新体系。在学生培养方面,设计学院将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构建“课程+竞赛+项目”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华科大设计学院未来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重点推进“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构建“H型”人才结构,推动设计与人工智能、建筑、医学、工程、人文等深度融合,开展“设计+X”跨学科教学与研究。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系统推进四项核心举措。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结构,推行“设计+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强化高层次人才引领。大力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广泛学术影响力和学科交叉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双一流”重点建设团队及行业领军设计师。三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聚焦人工智能创意、数智文旅、健康人居、智能装备设计、文化科技融合等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推动有组织科研和标志性成果产出,形成科研、教学与产业转化联动的良性机制,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能力。四是推进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并重。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与世界顶尖设计院校深化合作,打造“武汉长江国际设计学院”国际平台;同时深化设计赋能社会实践,持续推进我校“党旗领航·光耀神州”等文化品牌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彰显设计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担当。
在战略布局和具体举措方面,学院将人工智能融入核心教学体系,系统建设生成式设计、算法艺术、智能交互等新兴课程模块,推动“设计即计算”的理念在课堂落地。通过跨学科课程群与项目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将AI作为创造性思维工具运用的能力,形成“技术+人文+创意”一体化的设计人才培养结构。目前华科大正着力打造“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联动全国475所高校,共建“AI+艺术教育”生态体系。同时,自主开发面向高等艺术教育的AI超级计算平台“ARTI Designer XL”。在文化表达与价值引领层面,学院深入落实学校提出的两个核心方向:一是“AI+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以人工智能为创作媒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生成式再造与数字化传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文化表达体系;二是“AI+创意文娱”,聚焦游戏设计、互动影像、虚拟现实、数字人等领域,发展面向数字娱乐与沉浸式体验的新一代设计内容与形式,构建设计引领下的未来数字文化生态。
设计学院以“AI+设计”为契机,重塑设计教育体系,激活中国设计的原创力和文化自信,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与全球意义的设计学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发出中国高校在设计教育与文化创新领域的强音。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