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字子龙,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为“燕南三士”。赵云在年轻时期,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公孙瓒,并在此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之后,他因兄长去世而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重逢,从此追随刘备,为其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
赵云的政治观念,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匡扶汉室”的坚持和对于民生的关注上。他投奔公孙瓒时,便曾表达出救助难民、辅助正道的抱负,这与刘备初期的“匡扶汉室”的志向相契合。在刘备称王称帝的过程中,赵云的态度相对保守,他内心更希望刘备能继续坚持最初的理想,继续伐魏,而非自立为王。这反映出赵云在政治上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在平定益州后,赵云曾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也展示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深刻理解和洞察。他明白,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在三国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赵云在刘备伐吴时,也坚决反对。他认为国贼是曹操,而非孙权,这显示出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尽管他的意见并未被刘备采纳,但他的这种政治远见和坚持,仍然值得我们敬佩。赵云在政治上虽然表现低调,但他的政治观念、立场和行动都体现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深厚政治素养。他是一位不仅在军事上英勇善战,而且在政治上也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将领。
赵云的军事才能,无论在战略规划、战术布置还是临阵指挥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水平。赵云具备出色的战略眼光和规划能力。他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军事策略。在战斗中,他善于利用地形、兵力对比等因素,制定出有利于己方的战术布置。同时,他也能根据敌人的动态和意图,及时调整战略,确保己方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赵云在战术运用上灵活多变,善于出奇制胜。
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战斗环境和敌情,制定出针对性的战术方案。在战场上,他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如奇袭、伏击、分割等,有效地打击敌人,取得战斗的胜利。赵云在临阵指挥上也表现出色。他能够迅速应对战场上的变化,果断地做出决策。在关键时刻,他能够挺身而出,亲自率军冲锋陷阵,激励士兵的士气。同时,他也善于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整个战斗行动的顺利进行。赵云的军事才能体现在他出色的战略眼光、灵活的战术运用以及临阵指挥的果断和高效。这些才能使得他在战场上能够屡次获胜,为蜀汉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他的军事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赵云曾两次救出了幼年时期的刘禅。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击,情势危急。刘备的随军眷属,包括甘夫人和刘禅(阿斗),被围困在敌军之中。面对这一困境,赵云挺身而出,决心前往救援。他骑着马,手持长枪,只身一人冲入敌军之中。在敌军中,赵云往来冲杀,连续斩杀数十名敌将,吓得敌军不敢接近。他凭借高超的马术和枪法,在敌军中穿梭自如,最终找到了被围困的甘夫人和阿斗。面对重围,赵云没有退缩,他让甘夫人和阿斗上马,自己则持枪杀出一条血路,保护着他们突围。他一路拼杀,勇猛无比,最终成功突围而出,将甘夫人和阿斗安全地带回到刘备身边。
这次单骑救主行动,不仅使甘夫人和刘禅得以幸免于难,也暂时摆脱了曹操的追击,为刘备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赵云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刘备的高度赞誉和全军上下的敬仰。刘备感慨地说:“子龙一身都是胆!”
后来东吴孙权趁刘备入川时派遣船队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趁机带走了刘禅。当时刘备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驻守荆州的治所公安,刘备的家眷及孙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为孙夫人骄横跋扈,刘备又特命赵云掌管内事,获知孙夫人携带刘禅逃走后,赵云及时追赶,与张飞一同在江面上将刘禅截回。两次差点落入敌手的刘禅成为了后来蜀汉的皇帝。蜀汉后期,刘禅下令追谥赵云时说赵云当初跟随刘备的时候不但功绩显著,更是在艰难险阻之中救了自己,姜维等认为赵云当时救主行为的情义是可以贯穿金石的。
赵云还曾以偏将军的身份担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的身份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的身份督江州。在平定益州时,他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显示了他的智谋和仁义之心。在关羽、张飞被害后,他又劝谏刘备不要伐吴,展现出他的大局观和远见。赵云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的个人品质也备受赞誉。他关心百姓和部下,以身作则,深受部下的爱戴和尊敬。他的仁义之心和高尚品质,使他成为了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之一。
在赵云去世后,他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在《三国志》中,他的列传地位也相当高,充分体现了他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地位。赵云的一生充满了英勇、忠诚和智谋,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
身经百战未尝胜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