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娟这个名字一提起,总是会让王晓晨的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1975年,这个本应满怀期待迎接婚姻的少年,没想到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情感打击。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那年,正是吴小娟进了供销社后,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变故。
那么,这一切的变故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两年后,她又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
高中毕业后的农村生活王晓晨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幸运地考上了高中。
那个年代,在农村,能够读到高中的孩子可谓是凤毛麟角。
家里人对他寄予厚望,认为农村日子虽然清贫,但多读点书,总是好的。
然而高中毕业后,形势严峻,王晓晨没能再继续学业,只好回家种地。
虽然有些人觉得“上学无用”,但王晓晨总相信多学点东西是没错的。
回到家乡后,干农活的日子平凡且辛苦。
他原本满怀抱负,但现实却给他上了一堂沉重的课——读书人同样需要面对泥泞和汗水。
不久后,父母开始催促他成家,觉得既然不能继续读书,那就趁早成家立业。
初次相亲经历与初步认识母亲给他找了隔壁村的王晓花相亲。
双方见面后,王晓花不断打探他家的经济状况,这让王晓晨心生不快。
毕竟,他们才刚见面,不是应该多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兴趣吗?
回家的路上,王晓晨对母亲坦言,他和这个姑娘聊不到一起去。
母亲倒也明事理,没有再强求。
正当他们一路无言地走着,意外遇见了高中同学吴小娟。
这场相遇让母亲一下子起了心思,觉得同班同学定然有话可聊。
同样是高中生,思想上更能契合。
于是,第二天母亲便开始四处打听吴小娟的情况。
运气是真的不错,吴小娟恰好没有对象。
而且,对于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吴小娟也心存期待。
于是,两人顺利地确定了关系。
在供销社工作的变化与感情的裂变幸福的日子刚刚开始,就因为一份供销社的工作改变了轨迹。
吴小娟得到了供销社的会计职位,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份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开始时,王晓晨为她感到开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小娟逐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怀疑。
工作后,吴小娟开始见识到更多有权有势的人,她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她开始对比别人家的生活,开始不满王晓晨的农民身份。
不再有人前那个温柔体贴的女友,她变得常常对王晓晨发脾气,嫌弃他没出息。
终于,有一天,两人爆发了争吵。
吴小娟直言,她不想和一个没有前途的农民结婚。
当时的王晓晨,虽然心痛,但也清楚,再勉强下去,也不会有幸福。
高考后的新生活与旧情人再遇那段时间,王晓晨过得很不好。
志向和感情的双重打击,让他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1977年,高考的机会重新向他敞开,他决心抓住这唯一的出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考上了大学。
这一次的离开,让他决心开创自己的新未来。
在大学里,他遇见了志同道合的郝夏,两人情投意合。
假期时,王晓晨带着郝夏回家,母亲看着儿子的笑容,心里没了曾经的担忧。
一次逛供销社时,他们碰巧遇到了吴小娟。
那一刻,吴小娟脸上的尴尬和不好意思,王晓晨都看在眼里。
郝夏大方介绍自己是王晓晨的女友,那一刻,王晓晨心里却很平静。
听说吴小娟后来嫁给了镇上一户条件不错的人家,可那婚姻过得并不幸福。
供销社的铁饭碗也没能给她带来多少实际的满足感。
可是,对王晓晨来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这段感情的结束虽让他一度痛苦,但也成全了之后的王晓晨。
他用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失去的,则成全了他更好的未来。
人生总是如此,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会面对许多选择。
有时看似坏事的转折点,最后却成了我们成长的动力和机会。
王晓晨和吴小娟的故事,正是人生百态中一个缩影。
经历过风雨,最终的晴天才显得弥足珍贵。
王晓晨感激那些曾让他痛苦的经历,因为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这份感激,也是在告诉所有人,不管何时缘分离合,未来永远有无尽的可能等待我们去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