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长征品读虚谷:出世和尚入世画

京都闻道阁 2024-12-18 10:02:34

在晚清海上画派的诸画家中,大多以气势磅礴、雅俗共赏取胜,其中有这么一位和尚,则以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驰骋于艺术之林,他就是虚谷。

虚谷(1823~1896),晚清民国时期著名花鸟画家,与任伯年、蒲华、吴昌硕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别号紫阳山民、倦鹤,室名觉非庵、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籍新安(今安徽歙县),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初任清军参将与太平军作战,意有感触,后出家为僧。擅画花果、动物、禽鸟、山水,尤长于画松鼠及金鱼。传世作品有《梅花金鱼图》《松菊图》《葫芦图》《蕙兰灵芝图》《枇耙图》等。亦能诗,擅写真,工隶书。

虚谷对山水花卉、蔬果禽虫广有涉猎,尤其擅长紫藤金鱼。虚谷画的金鱼最不落俗套,他有时没画长尾巴,却能表现出金鱼逆流而行,仿佛满纸都是金鱼悠曳划出的波纹。尤其金鱼的眼睛,有时画成方的,身体也是方的,这是他“宁方不作圆”的画法,现代李苦禅画鹰眼睛也是方的,应是继承了这一画法。现代朱屺瞻曾评论“虚谷画金鱼有盛名,我亦受金鱼有怡然自得之趣,试将其体形给以夸张,变其形,大其眼,肚皮画得圆鼓鼓的,尾翼画得松松的,且施以红绿之色,为求其孩童之稚气也。好玩!好玩!”

虚谷画的紫藤,也不同一般之处,最显著的一点是:紫藤的枝蔓和叶子,多为几何图形,这是“侧锋”用笔的结果。而中国画家历来主张书法入画,强调以“中锋”用笔为宗──在成规面前,虚谷叛逆了,也与同代画家拉开了距离,故在晚清画坛上,大有压倒群芳之势。

虚谷笔下的松鼠形象尤其新颖,脱开了传统的线描轮廓塑造方法,纯以干笔散锋擦出身躯,再用线条圈眼点上瞳子,写出鼠须爪子,松鼠的灵动蓬松的生命特质就给刻画出来了,更加接近生活真实。

虚谷敷色上注重淡雅,强调色调的统一与淳朴的美感。他还善于在色纸古金笺上使用白粉,使其白色荷花、仙鹤毛片和白粉含石绿的折枝兰花等,显得栩栩如生。

品读虚谷的画作,静气扑面而来,雅致流溢而出,流淌于笔端,倾泻于纸上;虚谷的“静气”,也正是他的画耐人寻味的原因之一,这得于内心之淡泊充盈,对生活的不倦追求和探寻以及笔墨的精练和醇厚。

虚谷的书法也写得独具风骨。我们看得到的,一件是他于1889年,写的一副行书对联,“青郊一雨后,白祫万花中。”对联线条用笔,带有一些疏拙的意绪,且墨色浓淡相间,致使画意盎然于纸上,耐人寻味。他还写得一手隶书,风格峻宕,颇具逸韵。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珍品,“奇石秋千古,好华春四时”,《海上墨林》评价他为“书法亦奇古绝俗”。

虚谷还善于作诗。杨东山《海上墨林》说他“生平诗不多作,辄有奇句”了。如《冬梅》诗,曰“满纸梅花起偶然,天成寒眉任周旋。闲时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三千幅并非夸张之词,是他对艺术热爱的肺腑之情。他临死前,还写过一首《除夕》诗:“儿声爆竹隔邻家,户户欢呼庆岁华。明日此时新岁月,春风依旧度梅花”等等,痛苦之中依然倾吐炽热的生活留恋之情。

我们知道塞尚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就明白当代吴冠中对虚谷的评论有多高:“他不识塞尚何许人也,如果他们在苹果桌上相遇,倒是棋逢对手了!”吴冠中觉得自己与虚谷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惜他与我们相隔一百年!”

我最敬佩的,还是虚谷画作的“漫画味”,善于巧妙的夸张和变形,是他在当时的一大创造,在同时代的画家中十分罕见。

我们可以从真、舍、直三方面来赏析虚谷的艺术。

“真”就是在对本质的东西把握基础上又能加以大胆的主观夸张,以达到更传神的高超的艺术境界。

“舍”就是对造型的大胆取舍,虚谷的舍,来得狠,舍得妙,手法高明。

“直”又是虚谷用笔用线的一个明显特点,其简练的线条凝重,见直方组合,做到神似、传种,而不是形似。他作画行笔用线是宁方勿圆,顿中见力,见棱见角,下笔肯定,有着强烈的个性。

纵观虚谷的一生,令人无尽钦佩,人皆有无奈之处,行到绝处,他以诗画为友,佛经为伴,也是个难得的,纯真的艺术家。“出世的和尚,入世的画家”,这未尝不是一种令人艳羡而又纯粹的人生。

选自《星辰大海-彭长征眼中的文化大家系列》书稿

☆ 本文作者简介:彭长征,漫画家、书法家、文艺评论家、国家领导人网络漫画倡导者和作者、文化策划人、雄起艺术创始人、创意人物水墨画开创者。解放军战士文艺奖、全军文艺调演奖、中央电视台全国漫画大赛奖、中央电视台全国戏剧小品大赛奖、日本《读卖新闻》国际漫画大赛奖等得主。曾为《解放军报》《中国漫画》《南方周末》等哲理漫画专栏作家,多次出任全国漫画大赛评委。《快乐》等4幅哲理漫画入选全国高考作文题和政治题。近年来,出版各类艺术专著十余部,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全国巡展30多场次,策划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国际交流百余次,发表艺术评论数十篇。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漫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成都市慈善总会艺术顾问等。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