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太和殿还宽的明代大殿,里面都是无价之宝,曾让乾隆垂涎不已

四月去旅行 2023-12-04 01:44:29

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太和殿早已不是明朝永乐年间紫禁城刚建成时的模样,四毁四建后,如今太和殿的面积大约只有永乐年间的一半。相对于太和殿下方巨大的基座,总觉得比例有些失调。因此,我们很难想象明初的奉天殿(太和殿在明初的旧名)该是如何的气势磅礴。如果实在难以想象,倒是可以去明十三陵的长陵看看。

故宫太和殿

缩小版的明代紫禁城奉天殿

作为明十三陵的三大看点之一(长陵的地面建筑,定陵的地宫,天寿山的风shui),长陵的祾恩殿一直被视作明初奉天殿的缩小版。祾恩殿以明初奉天殿为原型,建在三台汉白玉台基之上,与台基比例相当,更显巍峨。关键是,面阔9间的祾恩殿比面阔11间的太和殿还要宽3米!

十三陵的享殿,都叫祾恩殿,为谒陵举行祭祀仪式时使用。长陵这座是十三陵里唯一幸存的一座祾恩殿,阴差阳错成了明朝现存建筑中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相比同时期建筑被毁、被魔改、被重建,祾恩殿是少数幸存至今的明初木结构建筑,自建成之日起就屹立于此,已有近600年。因此,如果想要一睹明初木构建筑的气派,保留明代早期建筑特色的祾恩殿无疑是最佳选择。

明代官式建筑的代表

长陵建成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而地面建筑祾恩殿则建成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阳光下熠熠发光的黄色琉璃瓦组成的重檐庑殿顶,为官式建筑最高等级;重檐上的神兽(引路仙人之后)上层为9只,下层为7只,也代表了这座高大殿堂的极高等级。

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暗含“九五之尊”之意。大殿长66.75米,宽29.31米,通高28米多,是我国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古代单体建筑里建筑面积仅次于太和殿与太庙。

建筑的台基由三层汉白玉石雕成,高3.13米,代表天地人。三阶丹陛石相连,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外围一圈石螭首与故宫见到的如出一辙,下暴雨时故宫会出现“千龙吐水”奇观,这里则是“百龙吐水”。红墙、黄瓦、彩绘额枋、斗拱、与建筑相比比例适宜的白石台基,远远望去,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金丝楠木搭建的千年不朽大殿

长陵的祾恩殿之所以能成为明十三陵的三大看点之一,除了建筑外观保留了明代早期建筑特色,更因为建筑内部的梁、柱、枋、檩、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加工而成,可以说是一座由金丝楠木搭建的千年不朽大殿。

金丝楠木有多名贵?因其色泽华丽、材质坚硬不易变形开裂,能够防腐防虫且富有香气,自古以来备受推崇。尤其在明清时期,金丝楠木几乎成了皇家专用木材。然而金丝楠木生长在云贵川地区的原始森林,采伐运输都十分困难,工人在开采的过程中被树木压伤、压死、饥饿、病患的不计其数,因此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之说。

而金丝楠木生长缓慢,生长60年,直径也就15厘米左右;成长到符合皇室建筑用材的大小,起码需要3,500年。经过这几百年的集中开采,好的木料资源已经枯竭。清康熙年间太和殿重建时,已经找不到更多合适的金丝楠木了,只能用上好的松木替代。

现在走进长陵的祾恩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楠木巨柱,古色古香的木色构成了大殿内最主要的色调。楠木大柱共有60根,承托着全部殿顶的重量;用材粗阔,品质极佳。其中最高大的就是当心间的那4根柱子,高23米,直径达1.17米,两人都无法将其合抱。如果单看柱子无法感受其真实大小的话,可以对比一下照片上柱子与人的比例,便知用材之巨。

来自乾隆的“实名”羡慕

网上常说恭王府锡晋斋中的金丝楠木柱一根就价值27亿,但是锡晋斋中的金丝楠木无论是高度、还是直径,都无法和祾恩殿里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此,拥有60根金丝楠木大柱的长陵祾恩殿,每一根都是无价之宝。连金丝楠木的“狂热粉丝”乾隆看到,都垂涎不已。

恭王府锡晋斋

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年(1787年)三月巡谒明十三陵,不禁赞叹长陵的气派奢华,尤其是看到那些硕大雄浑的金丝楠木梁柱时垂涎欲滴,差点动了“借用”之心,幸亏后来大臣反对才作罢。但是乾隆并未放弃想要“修葺”十三陵的想法,他退而求其次地拆毁了明世宗嘉靖帝永陵的楠木大殿,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规模很小的新祾恩殿,屋顶形制也降级成了单檐歇山顶,连面阔都被缩为五间。“拆大改小”后多出来的金丝楠木去向何方,大家可以发挥脑洞猜一下。

写在最后

如今祾恩殿中央是明成祖朱棣的铜质坐像,于1998年铸成;两边陈列着明代宫廷文物,多以复制品为主,主要为了丰富游客们的参观内容。现在的祾恩殿已经是展馆性质,不具备最初的享殿功能。如果想要知道明代祾恩殿内是如何布置的,可以去一旁昭陵的祾恩殿,内有祭祀复原陈列。

长陵无疑是幸运的,躲过了乾隆的“拆大改小”,后来也躲过了郭沫若带领的考古灾难。如今长陵的地宫完好如初,我们虽无法一窥千古一帝长眠的地下世界,所幸长陵的地面建筑已经足够令人惊叹。

6 阅读:1419

四月去旅行

简介:不忘初心,步履不停。分享旅行、摄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