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很多人对身后事越来越无所谓。
有些人活着受够了操劳,死后就不想再给后人添麻烦;有些人早看透了,生前都没人关心,死了谁还会真心祭拜?还有的干脆洒脱,觉得坟头那点仪式,不过是活人的面子工程。
时代变了,观念也变了。
以前讲究“入土为安”,现在图个轻松,骨灰一撒,连后代的麻烦都省了。
01
不愿给家人,增添负担。
有些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到了最后一程,也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
他们看得明白,墓地贵得吓人,丧事一办就是一大笔钱,花这冤枉钱,倒不如让子女过得轻松点。
现实就是,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办场风光葬礼没压力;但更多的,是本就过得紧巴巴,再加上丧事开销,日子更雪上加霜。
尤其是外地工作的子女,每年清明返乡祭扫,路费、时间都是成本。老
人们看在眼里,心里有数,所以有些干脆交代:“我走了就走了,别折腾。”
之前认识一个老人,过世后连灵棚都没搭,家人简单祭拜了下就结束了。
有人说太寒酸,但老人自己生前就说了:“死了还折腾什么?活着时过得舒服才是真的。”
这话,透着彻底的通透。
02
接受了新的殡葬观念。
时代变了,很多人不再拘泥于传统葬礼。
有人选择树葬,骨灰埋在土里,化作养分;有人洒进大海,归于自然。
活着自在,走得洒脱,何必被千篇一律的形式束缚?
有个网友,生前就叮嘱家人,骨灰撒在老家的山上,种棵树纪念就行。
家人按他的意思办了,清明时去看看树,比站在冰冷的墓碑前更有意义。
其实,死亡就是一趟旅程的终点,没必要搞得悲天悯人。
活着的人记得,才是最重要的。别人的生死,轮不到外人指指点点。
时代在变,观念也该跟着变。
03
面子不面子的,无所谓。
有些人,平时对老人不闻不问,等人一咽气,倒是把丧事办得排场十足,哭得比谁都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孝顺”。
我认识一个熟人,公公在世时,她连顿好饭都舍不得做,老人有病也推三阻四不愿照顾。
结果人一走,她在葬礼上哭得昏天黑地,连亲戚朋友都夸她“孝心感人”。
可真正孝顺的人,哪需要靠这点场面活证明?
孝顺不是给外人看的戏,也不是靠墓地的豪华程度来评判的。
那些生前不闻不问,死后大办丧事的人,不过是在做面子工程,让别人看着“像那么回事”。
真正孝顺的人,不会等到人走了才来弥补,他们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尽到了心。
有些人看得透,不指望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好陪伴,走了就安心送别,不需要用一场轰轰烈烈的葬礼来装点孝心。
毕竟,活着的孝顺,才是真的,死后的热闹,不过是给外人看的戏。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