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旅行新视野,探寻免签下的两国文化新交流

亚太说 2025-02-24 15:00:58

2023年6月,留学前的我欲前往中国旅行,当时还有较为繁琐的签证申请流程,数十页的材料,以及预约至一个月后的无奈等待。而今,这一切已悄然改变,仅凭一本护照,我便能轻松享受最长15天的免签之旅,中日之间的旅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这一转变不仅简化了申请流程,更是在心理层面拉近了日本民众与北京这座城市的距离,让“即刻启程”的旅行成为可能。

当我把这一好消息分享至家庭群聊,家人的喜悦之情瞬间溢出。很快,奶奶的电话便带着满满的兴奋打来:“这是真的吗?我们终于可以亲眼去看看紫禁城了!”爷爷和奶奶是热爱旅行的老两口,奶奶更是对中国古装剧里的场景心生向往,多次与我提起想要亲眼看看古都北京的魅力。如今,得益于政策的放宽,他们已迫不及待地开始规划行程,长城的雄伟、故宫的深邃、前门的繁华……这些心仪已久的景点正期待着他们的到来。

作者大堀理绪

北京之旅 便捷支付体验与细微文化差异

来到北京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卡之前准备好的攻略。这次旅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在支付方式上的巨大变革。大街小巷,无论是高档商场还是街边小吃摊,都普遍支持手机支付,甚至出现了无人便利店,这种便捷程度令我惊叹不已。

然而,在享受便捷支付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小困惑。在饮食店用餐时,同行的日本友人还是不太习惯使用手机进行AA制结账,这与我们传统的现金支付习惯有所不同,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

此外,在景区的售票机前,我们也遇到了语言上的障碍。由于不熟悉中文界面,我们在操作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这一经历让我意识到,尽管电子科技已经在北京普及,但为外国旅行者提供多语言支持仍然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生活的便利性,更是展现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一环。

总的来说,这次北京之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进步,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差异带来的细微困惑。希望未来北京能在保持便捷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来华访问、旅游的的外国友人的帮助。

古都对话 文旅合作的无限遐想

站在颐和园的长廊上,令人不禁遐想:如果故宫与江户城能跨越时空,进行一场全息投影的共演,那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这样的跨界合作,不仅能让两国文化相互交融,更能激发无限的创意火花。今后,作为Z世代的我们没准可以看到故宫与江户城进行跨时空对话;798艺术区与秋叶原联合举办二次元画展,让艺术无国界;什刹海与隅田川在夏日共同复刻花火大会,让浪漫跨越海域。又或者举办“胡同寻宝游戏”,让日本旅者在五道营胡同中寻找与日本下町相似的老铺;推出“中日穿越下午茶”,让豌豆黄与抹茶大福、二锅头与清酒在味蕾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解锁日本旅客新视角

今天的社交媒体上,关于北京旅行的趣味话题层出不穷。日本的旅行者们分享着在北京的种种趣事,如豆汁儿的独特味道、北京方言的奇妙发音等。这些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旅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当中日两国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时,我们明白:真正的免签,不仅是护照上的印章消失,更是人心之间的关卡的解除。未来的中日文旅合作,将充满无限可能。

或许下一次,旅行者可以带着对文化的好奇,走进北京的胡同、故宫、艺术馆……去感受那份跨越边界的魅力。因为最动人的风景,永远在跨越边界之后。

作者穿着清代服装参观故宫

作者简介

大堀理绪,来自日本东京。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亚洲冠军获奖者,活跃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都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平台,传播中日友好文化。主要作品包括《阅见中国》《汉语桥》等系列短视频节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