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送礼拜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而且有些地方的礼节特别重,如果是一个大家族,来回送礼可能要耗费很多天,整个春节都在折腾这些事。
但是仔细一看,来回送的这些东西都是大同小异,白酒,香烟,茶叶,牛奶,大礼包等,今天你送到我家,明天我可能就送到你家,以至于有人开玩笑:
都是一样的东西,有必要来回送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2c683c6e8c12fcf28c1309f7f81cfa.jpg)
甚至还有一种极端情况,这些东西送到最后一家的时候,该如何处理?他们很可能将其保存,等到第2年春节继续送!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是食品类的礼品,很可能就会出现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尴尬现象,后面收到该礼品的人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b1a088f3731cb6f39ed56e35f16def.jpg)
近日,一则关于亲戚拜年时带上过期茶叶,被当事人吐槽后反被回怼“不识货”的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段视频获得了7.7万个赞,1.6万条留言,25000次收藏,可见这个话题有多火!也足以说明这种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0f946bcf8c793c519cff434ba3fb13.jpg)
当事人在网络上发布视频吐槽,称亲戚拜年带的茶叶过期了,虽然是特级清明前的绿茶,但生产日期还是2022年4月份的,原本是想转送给别人,但一看生产日期吓了一跳:
如果不看生产日期,转送给了别人,那该多尴尬呀!
面对这一情况,部分网友认为,亲戚送礼不够用心,甚至质疑过期茶叶的品质与安全。
但也有人认为,很多人并不了解茶叶的保质期,只是单纯地将自己收藏了好久的东西送给别人,应该不是故意的。
有趣的是,当事人的吐槽还遭到了部分网友的回怼,他们认为这盒茶叶虽然标注的日期已过,但实际上却是难得的陈年老茶,品质与价值远超普通新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944904f3cdc1c85df9a21a0469be23.jpg)
甚至还有人晒出了自己2008年的普洱茶,以及存放了20多年的茅台,他们指出茶叶存放时间越长,其口感与香气反而越加醇厚,价值也会随之提升。
因此,当事人被指“不识货”,才会对这份精心挑选的礼物产生误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19ae4fee0de829d09665804d588728.jpg)
事实真的如此吗?
关于茶叶的存放时间与品质的关系,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不同类型的茶叶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其口感与香气。
对于某些适宜长期存放的茶叶而言,如普洱茶、黑茶等,经过合理的保存与转化,确实有可能在存放多年后呈现出更加优异的品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dd7d0c446c665bcebef36b5cb0af209.jpg)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茶叶都适合长期存放,也不意味着过期茶叶就一定具有更高的价值,当事人吐槽的是一盒清明前的绿茶,如果储存条件一般的话,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冲泡的价值并不大。
当然,绿茶的保质期过了,并不代表不能喝,只是口感明显变差,因为绿茶对储存的条件要求非常高,喜欢喝绿茶的人应该都知道,新采摘的绿茶味道会更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c2c6257b16bf54dac5708b8f1de330.jpg)
不过由此事也让我们想到了春节送礼的习俗,是不是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呢?
除了孝敬老人之外,平辈之间亲戚朋友真的没必要来回送礼,这种做法不仅麻烦,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d59494c3df678de28033bb02587cf0.jpg)
有些地方就做得很好,大家不用来回送,亲朋好友过年在一起聚一次就可以了。
大家都应该利用春节的时间和父母团聚,陪陪家人,彻底放松,而不是来回送礼把自己搞得很累,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