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户外活动,无论春夏秋冬,似乎都为钓鱼者准备着比较好的作钓时机,虽然并不是每种鱼在每种天气条件下都会有很好的咬钩状态,但是鱼类本身的属性是固定的,它们会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在水中做出对应的行为。
从而为钓友们提供更多钓鱼的机会。
仲秋时节是鲫鱼非常活跃的阶段,只要方法正确,那么在这个时节会有非常好的收获,但是就有朋友提出疑问,不同的季节是不是鲫鱼的活动状态也不一样?
那么应该选择怎么样的钓法才有收获呢?
原来不同的季节鲫鱼的状态确实是会发生变化,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仲秋鲫鱼的习性以及如何钓获大鲫鱼。
仲秋鲫鱼习性解析。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作钓方法,其实这是因为鱼类的习性因季节变化而变化。
深秋的时候,鲤鱼和鲫鱼就会开始进入休眠状态,水温较低的时候,鱼类会变得懒散许多,食量也会减少很多,更不会大规模的追逐食物了,这样就会在深秋的时候出现一个被忽视掉的规律。
鲫鱼尤其喜欢蛰伏,它们会选择较深的水底进行蛰伏,越深越好,这样既不容易被捕食也不会受到寒冷的环境直接侵袭。
春秋以及初冬是最好的钓鲫鱼时机。
其中在仲秋的时候,鲫鱼贴秋膘,这个时候是秋季爆发之后开始回落的时候,白天气温暖和,它们会吃得非常好,然后此时温差加大,很快冬季就会来临,此时鲫鱼会进入休眠阶段。
所以仲秋是鲫鱼最佳的钓获时机,同时仲秋的时候天气已经不是很热了,而且风力也比较小,那么这些良好的天气条件是不是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更加合适呢?
显然不是,秋冬之后,虫子越来越少,这个时候鲫鱼处于饥饿状态,而当它们看到东西还是比较懒惰的。
但是仲秋可就不一样了,在它们觅食之前是会先游动一段路程,所以对饵料的敏感程度是比较高的。
同时此时水温适中,是最活跃的阶段,只要饵料够好,除了大板鲫,其他都能上钩,被称为“绝杀大板鲫的方法”是不是已经引起了你的好奇心呢?

所以钓友可以选择在有水草或者其他障碍物处进行作钓,因为障碍物多了之后,水流就会在此处形成漩涡,这样水流会减少很多,也更利于水中的氧气保持下来,因此水中的鱼儿也会比较多。
而且水草可以掩护鱼儿,让它们不容易被捕食,同时也能让它们捕食其他鱼类更加方便,所以水草丰盛的位置是非常适合鱼儿聚集觅食的。
第二点就是杆线搭配,当我们在选择钓点之后,同样不能忽视杆线搭配的问题,因为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不同长度、硬度、类型的竿子才能更好的将鱼上钩。
因为一般情况下,主攻7-8条目左右的鱼友多,但是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5-11目左右的竿子结合2-5m长短合适重量的饵料。
长竿短线,这是最为简单有效的一种钓法,不同长度搭配能够减少抛竿距离,在水面上的漂相更加明显,我们能够听闻也许能更快地感知鱼儿咬钩。

如果水流比较大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使用长竿长线的方法,但是使用长竿长线会影响我们看漂相,这就要看自己的喜好了。
3. 钓组搭配。
钓组搭配众说纷纭,有些人推荐用七星漂钓组。
这是因为整体来看七星漂线组最适合手竿使用了,而且结构简单明朗,又好识别,并且还耐磨,可以招来鲫鱼,而其他漂位除了进行夹角诱使发光和颜色相对刺激之外,都没有什么优势。

可以说七星漂是一种最优秀又便宜的漂位,所以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而另外几个方面则是用作线路连接等材料。
请注意当我们使用不同漂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做到跟随整套设备进行运用,同时一定要保持连接物的位置完整并且柔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漂位正常工作。

我们先将米用清水泡上12小时,然后开始蒸但是不要蒸熟,对米饭进行揉搓,然后分成细小的一团,然后放入酒桶中添加红糖一双充分搅拌,然后加入少许水,然后盖紧放入阴凉干燥处静止发酵三四天即可取出使用,要注意随时打开盖子透气,否则米会变得太烂无法撕扯成块。

相反在晴天下,大板鲫或者其他鱼儿往往躲藏靠近深层位置,减少活动,因此咬钩率非常低,所以我们要学会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合理作钓。
2. 注意窝点与饵料区分。
这个主要体现于我们打窝方面,在前面打窝方面提到过,我们前期分布性的打窝中心最好是在竿子丢弃下去的时候,这样就能做到我们窝点点击分布比较高,同时外围则可以通过不同程度打窝来保证中心区域聚集性较高。
这样多个窝点之间一定要有合理间距,如果间距过近的话,很容易让鱼儿受到惊吓,很快就离开安静下来,当有遇到鱼儿进入沾上的话,很可能导致其他窝点附近僵死,因此一个合理间距能够保证一点新鲜感,进而诱发更多鱼儿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