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积极拥抱DeepSeeK是好事情,只是各大巨头之前投入海量资金、技术的自有大模型又当如何处理呢?“百模大战”或许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01
全线接入DeepSeek
腾讯的务实选择
近日,腾讯宣布旗下多个重要平台与工具全线接入DeepSeek-R1模型,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腾讯在AI领域的雄心壮志,也引发了业界对其自家研发的混元大模型未来走向的广泛讨论。今日腾讯控股最高报505港元,收盘回落至493.6港元。

据悉,腾讯此次接入DeepSeek-R1模型的产品涵盖了腾讯元宝AI助手、ima.copilot智能工作台以及腾讯文档等多个核心平台。
腾讯元宝作为腾讯推出的AI助手,已经在其App及网页版中加入了DeepSeek-R1模型的支持,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切换,体验DeepSeek带来的深度问答与多模态交互能力。
而ima.copilot,这款面向B端用户的智能工作台,在接入DeepSeek后,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企业定制、运营成本及资源优化方面的表现。此外,腾讯文档也宣布正式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用户在AI文档助手中可以直接选择该模型,享受实时联网搜索及全网权威信息源的便捷服务。

从性能与成本的角度来看,DeepSeek-R1的开源策略和高性价比是其爆火的核心原因。该模型在同等参数规模下,推理成本降低47%,响应速度提升32%,而混元大模型虽在部分垂直领域(如文本转视频)具备优势,但在通用场景的成熟度上仍显不足。
因此,腾讯选择接入已被市场验证的DeepSeek,既能快速提升产品体验,又可避免高昂的自研试错成本。
02
抢占用户心智的迫切性
腾讯的用户思维与市场策略
微信的13亿月活用户池是腾讯AI落地的最大筹码,但此前其AI搜索功能仅停留在轻量级试点阶段,体验远落后于字节的豆包等竞品。
接入DeepSeek后,微信搜索可直接调用满血版模型,通过精准意图识别串联小程序、公众号等生态服务,逐步向“超级AI助手”进化。这种“以用户价值优先”的策略,实则是腾讯在AI时代守住流量入口的关键一步。

2024年2月,腾讯宣布其旗下的混元App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用户的AI体验,还进一步巩固了腾讯在AI领域的市场地位。DeepSeeK-R1模型以其开源策略和显著的性价比优势迅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
腾讯的这一决策背后,是对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接入DeepSeeK,腾讯不仅为用户提供更多样化的AI服务,还通过开源策略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增强了用户粘性。这种用户思维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也体现在腾讯的整体战略中。
阿里因通义千问被苹果选中而股价飙升40%,而腾讯同期仅涨18%。通过微信+DeepSeek的“王炸组合”,腾讯试图扭转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从“自研能力”转向“场景变现力”。

分析机构指出,腾讯的开放姿态(如元宝支持混元与DeepSeek双模型切换)反而增强了市场对其AI商业化的信心。
只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曾经作为腾讯嫡系的混元模型又处于何种地位呢?
03
混元大模型的生存逻辑
差异化与生态协同
面对DeepSeek的强势入驻,腾讯自家的混元大模型无疑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腾讯的混元大模型自2023年9月发布以来,凭借其超千亿参数规模和超2万亿训练语料,迅速成为国内领先的中文语言模型之一。混元大模型不仅在中文写作能力、复杂语境下的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还在任务处理能力和应用拓展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混元大模型采用了全链路自研技术,从算法、框架到AI基础设施,覆盖了从零训练到优化的全过程。
然而,DeepSeek的接入无疑为腾讯的AI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混元大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DeepSeek以其先进的模型架构和强大的推理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为稳定、实时、准确的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增加了用户对腾讯AI产品的粘性。另一方面,DeepSeek的联网搜索功能及整合腾讯生态信息源的能力,使得其在信息获取和整合方面更具优势,这无疑对混元大模型的信息处理与生成能力构成了挑战。
腾讯元宝允许用户自由切换混元和DeepSeek模型,本质上是将竞争引入内部。

这种“鲶鱼效应”迫使混元团队加速迭代——例如优化推理效率、整合腾讯生态数据源(如微信公众号内容),以在特定场景中凸显优势58。马化腾曾强调“AI竞争的关键是场景落地”,混元若能在垂直领域跑通商业化,仍有机会与DeepSeek共存。
混元大模型并未被放弃,而是转向更聚焦的领域,其在文本转长视频技术上的突破已被列为腾讯未来重点,旨在通过内容生产降本增效,支撑视频号、腾讯视频等业务。此外,混元绘图模型、3D模型等开源项目也在开发者社区积累口碑,与DeepSeek形成技术互补。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2024年采购23万张英伟达芯片,并计划持续加码算力投资,这为混元的持续训练提供了硬件基础。尽管短期内DeepSeek更受重视,但腾讯管理层多次表态“AI是百年机遇,需长期投入”,而混元作为自研技术的象征,仍承担着战略卡位的使命。
04
AI竞争范式之变
从模型竞赛到生态战争
同样在DeepSeek压力笼罩下的可不止混元大模型一个,DeepSeek的崛起标志着AI行业竞争逻辑的转变——模型性能的单项优势已不足以制胜,数据、场景、算力的综合生态能力才是核心。腾讯的“双轨策略”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对外,通过DeepSeek快速补齐能力短板,降低中小开发者接入门槛(如腾讯云3分钟部署DeepSeek API),扩大AI应用生态。对内,以混元深耕垂直场景,巩固内容生产、游戏、社交等传统优势领域的护城河。
这种“开源合作+自研深耕”的模式,既避免了重复造轮子的资源浪费,又确保了技术主权的可控性,或将成为大厂AI竞争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