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天闲来无事,又默背了几遍《出师表》,这篇古文在初中的时候我还背不出来,对它没兴趣,出来工作后闲来无事便拿出来看一下,看多了也就能背下来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诸葛亮的一生。
茅庐中的诸葛亮真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跟刘备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提出了三分天下的高论。以隆中对为引,详细分析了当下的局势,先占领荆州为家,再夺取益州以图天下。
从初出茅庐用计火烧博望坡,再到六出祁山后的火熄上方谷。前半生诸葛亮被描述为多智而近妖,用兵如神。可到了后半生九伐中原却寸功未立,饮恨而终,此乃时也命也。
总体来说孔明是帮刘备实现了当初在茅庐中三分天下的规划,可当三分天下有其一后却始终不能克复中原,恢复汉室。在这里我觉得汉朝西汉东汉加起来差不多有400年的国祚,到了东汉末年汉朝的气数已尽了,如果你强行去延续复辟汉朝的寿命,这只能说是逆天而行。蜀汉也是汉的延续。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勉力为之,你可以说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可以说是愚忠。而司马懿能战胜诸葛亮也是占了天时,时与势都在曹魏,就算有三个诸葛亮也不可能扭转乾坤。
我们再来假想一下,假如真让诸葛亮打败曹魏而进统一了中原,那这时候刘备的儿子阿斗就是天下的皇帝了。接下来就要迁都中原,封禅大典。
以阿斗的能力来说,如果真是做了天下的皇帝,那能治理好天下吗?东汉末年就是因为君主暗弱无能,才会导致各种内乱不断。君弱臣强,必生内乱,而阿斗再一次重复了汉献帝刘协的命运,又会有另一个“董卓”乱政,到时天下又四分五裂。直到另一个枭雄再次统一天下,就这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诸葛亮的一生再次让我感悟到,即使你有通天本领,但你选错了路也是白费,这里再次印证了选择大于努力。如果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是曹操会是怎么样?那曹操是不是早就统一中原了呢?
你觉得曹操统一中原做天下之主会比刘玄德差吗?我觉得在乱世之中谁能结束战乱,早日恢复民生,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的家,谁就是好皇帝。对老百姓来说刘备跟曹操谁做皇帝都没区别,重点是谁能让我过上安稳的生活。李世民发动宣武门之变杀了亲哥哥得了天下,还不照样是个好皇帝。
与其说诸葛亮九伐中原失败,不如说诸葛亮出山协助刘备是延缓了曹操统一天下的进程,让天下百姓多受战乱之苦而已。
至于刘备嘛,打着刘皇叔的名号混了个蜀汉皇帝,诚不久矣。什么汉贼不两立,朝廷羸弱无能,出现“贼”是正常的现象,只不过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而已。
爱苍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随了谁的意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心学真正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赵佩茹打锅缸 回复 11-12 22:35
一个比刘备更虚伪的家伙[得瑟]
随了谁的意 回复 11-07 23:57
孙悟空[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老吴都要被你再笑死一次。先不说西游记成书那个朝代了,要不你先告诉我这个无知之人“心学”是啥子?!再来帮我这个无知之徒总结下诸葛丞相的一生如何?!笑死老子了...
赵佩茹打锅缸
刘备生前百依百顺,刘备说向东,它绝不敢往西,刘备一死,立马变脸,架空刘禅,把持军政大权,组织荆州系朋党,成为蜀国实际上的皇帝[得瑟]
赵佩茹打锅缸 回复 月夜贪狼 11-19 11:25
这句话可以适用于刘备的任何一名部下,但诸葛亮究竟是帮刘备还是借鸡生蛋,让刘备替它做熟饭,它来享用,那就要看它在刘备死后的所作所为了[得瑟]
月夜贪狼 回复 11-19 11:14
本来就是他帮刘备打的江山!
用户11xxx85
诸葛一生夙愿乃展尽其才!六出祁山而功败,兴刘扶汉亦垂成,才显得其才已尽,其才无尽汉室已兴,如刘秀之邓禹!
内事不决问外行 回复 10-23 18:41
邓禹之比,孙权亲评瑜肃蒙之语。鲁肃之所以被孙权重用,在于首献霸王之唱,孙权认为鲁肃策献荆州赂刘之失,尤邓禹之失关中,瑕不掩瑜。邓禹只是宠臣之首,管仲诸葛王猛则是权臣不二。
用户11xxx85 回复 内事不决问外行 10-24 16:54
良,信及萧何,谁功,谁宠呢?谁更之为宠呢?
抱朴子
没能懂中国的儒家文化
抱朴子
你不是孔明 没有站到历史中去 摇唇弄舌之辈
吹牛不打草稿
所以后世贬低曹操司马懿这样的人!后世不管皇帝还是老板都不愿手下有这么个人的存在!好比董事长说了不算,的总经理说了算!皇帝就更不愿意手下出了个这样的人才!孔明和关羽被神话!符合封建社会的要求?就是忠义!
飞天猪
孔明真乃神人也可惜天保曹不保汉天意如此不可强求
用户12xxx30
那时人还是有底线,自带狗粮的逆贼还是极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