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七问”之六:谁在开国大典之时仍孤勇奋战?

新黄河 2024-10-06 08:0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浴血奋战,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结果。在夺取这场胜利的背后,凝结着无数隐蔽战线先辈的付出与牺牲。当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之际,那些孤勇奋战的无名英雄,用不同的方式为胜利而庆祝。

上海——黄浦江畔的戎装起舞

沈安娜,1915年出生于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门第,1935年加入中央特科,与丈夫华明之一起潜伏敌营,成为隐蔽战线上的“龙潭并蒂莲”。1938年起,沈安娜在周恩来、董必武的指示下,设法进入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速记员,占据核心要害部位,成为我埋伏在蒋介石身边的重要情报力量,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1949年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我百万雄师陈兵江北,革命形势日趋明朗,国民政府党政中央机关纷纷南逃。党组织指示沈安娜、华明之择机撤离敌营,归队参加新中国建设。4月,沈华夫妻二人完成潜伏任务,悄然赴沪隐蔽,静待曙光来到。

5月27日上海解放了,沈安娜和华明之终于从“地下”走到“地上”,亲眼目睹了人民解放军与隐蔽战线队伍的胜利大会师。然而那时上海刚解放,国民党潜伏特务及各种破坏暗杀活动仍甚为猖獗,党组织、上级领导吴克坚同志,出于对长期潜伏敌内的秘密情报人员的保护,郑重交待此时仍需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10月1日这一天,沈安娜与华明之只好在家里,与孩子们守候在收音机前。沈安娜换上刚发给她的解放军军装,把在敌营穿了多年的旗袍,轻轻地放入箱底,对着小镜子,左看看右看看,此时潜伏敌营十四年的酸甜苦辣,顿时涌上心头,泪珠夺眶而出!华明之也穿上了军装,他们俩相互抹去彼此脸上的泪水,笑了起来,渐次纵情拥抱、放声大笑。突然,街上传来锣鼓喧天的声响,沈安娜与华明之兴奋地随着孩子们唱起了“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扭起了秧歌舞,欢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成立了!

1999年的国庆节,80多岁高龄的沈安娜、华明之夫妇,作为隐蔽战线老战士的代表,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面对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他们携手感慨:“我们早年的理想实现了。”

大连——太平洋上的升旗仪式

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中,珍藏着开国大典当天招商局海辽轮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海辽轮起义,是隐蔽战线领导策动的第一艘海轮起义,是迎接新中国成立的英雄船。

三大战役后,败局已定的国民党集团为大规模向台湾转移军队及资产,强行征用了招商局下属海轮。此时,我党正在积极开展对国民政府驻港企事业单位的策反争取工作,潘汉年决定通过与招商局业务关系密切的我党秘密经济组织华润公司,开展联络策反工作,具体由刘双恩同志负责实施。刘双恩是航运界资深人士,时任华润旗下东方轮船长,他经过认真考量,选定招商局的海辽轮船长方枕流作为工作突破口。

抗战时期,刘双恩曾是方枕流的上级,双方关系密切。1949年6月,二人在港首次秘会,商定起义事宜。9月19日晚,经组织批准,方枕流趁海辽轮出海之机,宣布脱离国民党,起义北上追寻光明。为躲避国民党军机侦察和追击,他们将海辽轮伪装成相近的外籍船只,历经8天9夜、两千多里生死航程,最终于9月28日清晨抵达大连港。

9月30日,上级向方枕流传达了开国大典即将举办的消息,并将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送上了船。10月1日14时57分,开国大典前3分钟,全体船员集中在船尾甲板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在太平洋上的首次升起。

隐蔽战线策动的海辽轮起义,为后续“两航起义”“香港招商局起义”开辟了道路。这面见证了海辽轮驶向黎明的五星红旗,也成为珍贵历史文物被后人景仰。

台北——白色恐怖下的红色理想

“台工组”(台新盟)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在台湾的重要情报组织,为我军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及了解岛内情势发挥重大作用。

1949年9月30日晚,“台工组”负责人于非、萧明华,得知了开国大典即将举办的喜讯,迫不及待地与马学枞、于凯两位骨干交通员分享,再由骨干交通员分别向其他成员分享胜利的喜悦。

10月1日中午,于非、萧明华、于凯分头前往马学枞的住所——台湾《国语日报》职工宿舍,位置偏僻安静,鲜有外人来访,是秘密接头的绝佳场所。四人进屋后又做了精心布置,佯装成正在打牌聚会的模样,以防有特务尾随闯入,随后便架置起了美制收音机,调低音量认真收听着开国大典的每个瞬间。

6个多小时的实况广播,让他们几位身处虎穴的潜伏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在小小的声波中感受着、畅想着天安门广场欢乐的海洋。年纪最大、饱尝疾苦的马学枞,面对着北京的方向,举杯赋诗道:“卅万欢呼中,辨得儿女声;共举夜光杯,国情胜亲情。”富有诗情的组长于非以解放台湾为题,将席间的马学枞、于凯的名字巧妙融入其中:“老马皆识途,舍身跟党行;王城光复日,凯歌唱儿听”。当开国大典广播结束,他们一起举杯:“来,为我们的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干杯吧。”萧明华一边听着战友们诗歌欢庆,一边警惕地盯着窗外的动静。为了还未谋面的新中国,为了祖国完全统一,“台工组”高效地战斗在敌人心脏,获取了《海南岛防卫计划》《台湾兵要地志图》等重要情报,有力服务我军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程。

1950年,“台工组”不幸被敌人破坏,40多名人员被捕牺牲,在白色恐怖的宝岛上,留下红色的理想。

来源:国家安全部

1 阅读: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