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的书,最喜欢的就是看他讲的那些小故事,小公案,很有意思,笑过之后,又能悟到很多佛理。
他在讲“功成名就后,究竟是否还会不会动心?”的故事时,就讲了孟子和苏轼的小故事。
公孙丑问孟子:“假如你做了齐国的宰相,达到治国平天下,功成名就后,你是否还会动心呢?”
孟子回答:“我在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不动心了。”
为什么孟子说自己在四十岁的时候才不动心呢?换言之,他在三十九岁的时候,还在动心;到了四十岁,他已将功成名就这些外物,看得如浮云虚无了。
像这些众所周知的圣人们,对于功名,他们都会在年长的时候看透生命的真相,便不再执着于外物,而注重内修和精神的高度。
南师讲了一个有关苏轼的小故事,或许是后人所编,倒也权当笑话。
我们知道苏轼喜欢禅修,似乎很多古时的文人高人们,都喜欢禅修,其实也是他们在经历过人生的沉浮过后的觉悟,从外回到内,轻物质,重精神。
我们喜欢苏轼的诗,是因为他的诗既有禅意,又深入人心,写罢世态,又直指心灵。
有一天,苏轼认为自己在禅修的境界上,已经修得“如如不动”的心境了,于是他做诗一首,命人送给江对面金山寺的佛印禅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没想到佛印禅师看到以后,只在诗旁写了两个字——放屁,便叫人退了回来。
苏轼一见自己的诗被佛印禅师批得如此不堪,立马过江来问个究竟。
佛印禅师一见到苏轼就笑问:“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嘛?干嘛「一屁过江来」?”
虽不知真假,但小故事倒也有点意思。
苏轼诗里的“八风”究竟所指为何?
南怀说,八风是指人世间的八大外境之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苏轼诗里说自己已经修得八风吹不动了,那便是世间所有的身外之物,都不能拨动他的内心了,自然是已经做到了无欲无求。
无欲无求,要做到不动心有多难呢?
六祖禅师在广州法性寺时,听两位僧人在争论“风吹幡动”的境,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六祖一听,只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六祖这一句话可见,一切都是境随心转,一切都是仁者心中所想而生出的幻境。
说到幻境,又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和“风月宝鉴”的故事。
贾瑞不就是因为“风月宝鉴”里的幻境所影响而丧命的吗?
可见,要修到“不动心”何其难也!
孟子能够说自己在四十岁时就已经对功名不动心了,看透世间万象的本质,不过一“虚”耳。
物越少,内在越丰富,人的幸福指数会越高。
这一条在很多“高人”那里都被印证过了。
前不久看过一条视频,讲的是一个现龄40岁的加拿大留学生林步冉,在2018年读「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时,租住在南昌的一间九平米的陋室里,月租350元。
他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会计,后来他觉得经济学都是骗人的,于是迷上了中国古代文学。
林步冉说,平时他研究什么就画什么,一边画一边用最低的价钱出售自己的作品。他非常喜欢《红楼梦》,说自己坚持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八年了。
住陋室,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收入,在一座城市呆够了就换另一座城市,继续自己的研究和作画。
这在世俗的眼里,林步冉是失败的,也是边缘化的。他说自己是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按世俗的要求去生活,但这就是他想要的,他对物质的东西没有过多的欲望,只有三条裤子、三件衬衫、一双皮鞋。
他的所有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喜欢的研究上,画画,翻译。
林步冉的状态虽说是很多人羡慕和敬佩的,但却又没人敢去模仿。
其实像林步冉这样的现代隐形修行者,大隐于市的人是有的,他们按自己的方式活,不随大流,也不在乎世俗对他们的看法,只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和精神。
可这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却被很多人视为“自私堕落”。
所以,这又回到了一个生命的课题,那就是“人究竟该怎么活,才能活出自我的勇气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