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玉箫苒得笔记
你可别笑,这事还真不是民间野史瞎编的。
但问题来了,堂堂一代枭雄、三国乱世的风云人物曹操,真的干过盗墓这种勾当吗?
翻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这本正史中确实有关于曹操年轻时盗墓的记载: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曹操年轻时喜欢行侠仗义,十三四岁就经常和同龄人在乡里的防亭打猎。
他喜欢喝酒吃肉,用自己的钱来满足这些爱好,当挑担卖货的收入不够时,曾经偷过财物,后来他感到懊悔,于是开始施行德政。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当时的正史,但裴松之在晋朝时给《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曹操同时代曹丕幕僚应劭的《曹瞒传》,里面讲得更明白:
读到这儿,你可能会想:曹操家境不错啊,他爹曹嵩可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家里有钱有势,为啥还要去盗墓。
曹操盗墓并非单纯为了钱财,年轻气盛的他可能是对现实不满,有些叛逆行为。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后来对此事非常后悔,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代枭雄。
有趣的是,曹操在成为一方诸侯后,对文物保护反而相当重视。
曹操的人生经历了从盗墓者到文物保护先行者的转变,这种反差本身就非常戏剧化。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伴随着思想的转变。
曹操从年少无知到一代枭雄的蜕变,或许也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人生路上的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不思进取。
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