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游客称遭强迫购物,大巴雪天停无人区”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让我们看到了旅游行业光鲜外表下隐藏的污垢,貌似这种旅行强制游客消费的事件不止一次了。这个行业整顿一次又一次,投诉一次又一次,但是每次反映的问题总是重复发生。
事件回放:雪天里的购物风波
事情发生在2月,游客王先生报名参加了成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青羊一分社的四川7天游,交了2000元团费。本想着开启一场愉快的四川之旅,可没想到,从行程第一天起,就麻烦不断。
旅行团第一天前往黄龙,女导游便带着游客去购物。有游客没买东西,导游竟直言当天没提成,还要求大家第二天必须购买,否则就怎样怎样。到了2月4日早上7点多,旅游大巴在开往九寨沟的路上,导游再次要求游客强制购物。更过分的是,大巴车直接停在了岷江无人区,当时室外气温降到零度以下,还下着雪,车上还有老人和孩子。
王先生站了出来,与导游理论,提出只要导游承诺不让大家强制消费,他就跟着走。这一行为惹恼了导游,导游不仅让王先生签离团协议,还在车内与王先生激烈争辩。从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王先生质问导游是否承诺过全程无隐形消费、无强制消费,不少游客纷纷回应感受到了强制消费的压力。导游不仅不正面回应,还辱骂王先生是“小人”,甚至威胁要和司机下车,把全车游客丢在无人区。
王先生还透露,导游推销的是藏区的银制品和玉石,价格动辄几千上万,远远超出了普通游客的消费预期。大家本以为消费只是吃吃喝喝,没想到是这些高价商品。好在王先生仗义执言,导游强制购物的目的最终没有达成,当天下午导游就离团了,大巴司机带着游客继续游玩。在第三天的时候,司机也离团了。然而,事件并未就此平息,旅行社和文旅部门的种种回应,又让这起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首先来分析下7天2000块钱如果包来回路费以及酒店住宿的话,那么这个价格是有点低的,旅行社跟导游挣不到钱确实事实,不过事先承诺的不强制消费形成了反差,这不是变相从游客消费挣返点吗?
王先生甚至表示愿意一家出100元给到导游,直接去成都,自己玩。导游回答说一个人才100块钱,20个人也才2000块钱,那怎么同意呢?就是这点钱太少了呗,导游看不上呗,毕竟那次带团不得挣个几万块钱,一年也就那么几个月旅游旺季。
乱象根源:利益链条与监管难题
这起事件看似是个别导游的违规行为,但背后实则隐藏着一条复杂的利益链条。对于导游来说,强制游客购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入模式不合理。在一些旅游市场中,导游的基本工资极低,甚至没有基本工资,他们的收入主要依赖游客的购物提成。这就导致导游为了获取更高收入,不惜采取强制手段,把游客当成了“摇钱树” 。
旅行社在这一利益链条中也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部分旅行社为了降低成本,以低价吸引游客报名,然后将游客“卖”给购物场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返佣。在这种模式下,旅行社不仅没有对导游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反而默许甚至鼓励导游强制游客购物。就像此次事件中的成都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青羊一分社,面对记者的采访,负责人不接电话、不回短信,工作人员还试图让游客删视频,这种态度无疑是在掩盖问题,逃避责任。
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难题。旅游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如文旅、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和交叉执法的情况。当游客遭遇强制购物投诉时,各部门之间可能会出现推诿现象,导致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从此次事件中就能看出,记者联系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青羊区文旅局等多个部门,得到的回应不是不清楚,就是需要工作日处理,游客的权益在这个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困境:维权路上的“绊脚石”
在旅游强制购物事件中,游客的维权之路往往充满艰辛,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法律困境。虽然我国有《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旅行社和导游强制游客购物,但在实际操作中,法律的执行和认定存在一定难度。
首先对于“强制购物”的认定标准不够明确。在一些情况下,导游可能不会直接强迫游客购买商品,而是通过言语暗示、威胁等手段,给游客造成心理压力,让游客不得不购物。这种“软强制”行为很难被界定为违法,游客即使有证据,也难以让导游和旅行社受到应有的处罚。
其次游客在维权过程中面临取证困难的问题。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导游强制购物时,游客可能因为害怕报复而不敢当场取证。即使部分游客有勇气拍摄视频或照片作为证据,这些证据在法律上的效力也可能存在争议。而且旅游行程通常比较紧凑,游客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更充分的证据。
再者维权成本过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游客如果想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们可能需要聘请律师、参与诉讼,还要承担来回的交通费用等。对于很多游客来说,这些成本远远超过了他们因强制购物所遭受的损失,这就导致很多游客选择忍气吞声,放弃维权。
避免踩坑:给游客的实用建议
面对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强制购物乱象,游客们该如何避免踩坑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准备。
在选择旅行社时,不能只看价格。很多低价团往往隐藏着强制购物的陷阱,游客在报名前要多做调查。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旅行社的评价,查看是否有过强制购物等负面新闻;也可以向身边有旅游经验的朋友咨询,了解旅行社的口碑。尽量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正规旅行社,不要被低价所诱惑。
信息来源: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