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卫星发现,中国花115亿在沙漠里铺满光伏板,结果震惊了

秋巧说娱乐趣事 2024-10-29 19:58:41
导读

在光伏产业迅速崛起的背后,东方大国不仅在发电上实现了突破,更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比如,光伏板的支架设计不仅能发电,还能为土地恢复和农业生产提供便利,真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想知道这些光伏电站是如何改变沙漠生态的?继续往下看!

东方大国

根据去年年底的数据,东方大国已经有100万千瓦的光伏板发电并网,这个数字非常惊人,毕竟光伏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看起来似乎已经是一枝独秀了。

外国对于东方大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表示质疑,认为这样做会破坏生态环境,在他们看来,东方大国不守生态原则,为了发展经济不择手段。

但实际上,光伏发电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针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目前光伏电站的支架高度由0.3米得到提升,这样便于下面的养殖和种植活动进行,比如放羊、种地等,而且还能起到遮荫的作用。

光伏板不仅仅是上面的太阳能发电,下面也能发生一些有意思的变化,比如出现一些不起眼的杂草。有的地方直接将光伏板和大棚结合起来,种植西红柿、黄瓜等作物。

此外,还有一些先进的尝试,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判断出适合种植土豆和苜蓿,这样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

美国卫星最近发现,库布齐沙漠的沙漠化正在出现逆转的迹象,原本一望无际的黄沙正在被绿色替代。

作为东方大国最大的光伏基地,达拉特光伏基地有着相当惊人的数据规模,346万块光伏板,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

而库布齐沙漠中共有34个光伏发电站,总面积约140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已经到了可以用航拍来展示的地步。

有趣的是,这些规整的光伏板被设计成了一个个骏马的形状,美观大方的同时又不失个性。

针对外界质疑光伏板对沙漠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骏马造型中已经明显长出了一些杂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维护人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将放羊生物防治和种植相结合,既提高了收益又改善了土地环境。这些探索和创新在整个沙漠治理工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是黄河中游最大的沙漠,总面积达到1.86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是它的一个特点。

根据一项近两年的调查数据,在1.86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仍然有约5200平方公里的土地出现着严重沙漠化问题。

针对这些数据,东方大国当局开始重视起来,从2022年开始已经投入115亿资金,在库布齐沙漠中建设起了总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站。

由于规模宏大,建设成本又比较高,因此在最初阶段并没有取得盈利,反而需要当局投入维持运营。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的。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在未来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东方大国在库布齐沙漠中建设的光伏发电站总数将会达到100个左右。

这个数据规模相当惊人,在1.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摆满100个光伏发电站,后果就是我们已经能够用肉眼看到它们构成的图案和规则了。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34个光伏发电站在这片沙漠中运转起来了,虽然面积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但是相比整个库布齐沙漠来说还是小巧玲珑了许多。

为了让这些光伏板能够更好地服务自己的目的,现在已经不再简单地铺设在地面上了。一块块光伏板被架设在了高高的支架上,形成了立体式发电场景。

支架的高度从0.3米到1.5米不等。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做太浪费了,毕竟下面本来还可以继续铺设很多块光伏板。

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支架这样一个存在,下面不仅可以作为遮阳的场所使用,还能够与上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这样一来即便有一些小型动物或者人类进入其中,也不会给上面的光伏板造成影响。同时对于日常维护来说也更加方便。

强大产业

东方大国在光伏产业方面展现出来的实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需求都显示出来强大竞争力。

根据一项统计,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上共有近2000家企业在运营,并且还有很多新的创业公司在不断涌现。

去年东方大国新成立的企业就有400多家之多。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更是让人咋舌,在全球范围内竟然已经达到了80%。

当然随之而来各种贸易摩擦也是层出不穷。去年一项由东方大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终于正式发布了,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此前一直以来各个国家制定自己标准,其中包括技术规范、质量要求等等。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在跨国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问题。

而且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生产劣质产品。有了这项国际标准之后,至少可以杜绝这样一个问题。

结语

展示了东方大国在光伏产业的强大实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成就,真心觉得这种创新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你怎么看?光伏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反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0 阅读:0
秋巧说娱乐趣事

秋巧说娱乐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