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秘密瞻仰毛主席,一个不会说话,一个说话不清,一行人泪奔

醉卧沙场红尘情 2025-02-10 16:00:09
贺子珍女婿邀请吕相友全程跟拍

吕相友(1928~2007),著名的红色摄影师、记者,为领导人拍照30年,留下了近2000张珍贵的瞬间。

吕相友作品

1979年,他的拍摄生涯多了一段难忘的心酸经历。吕相友应贺子珍女婿孔令华的邀请,成为贺子珍秘密瞻仰毛主席纪念堂的唯一的摄影师。

1979年,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到医院祝贺贺子珍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

1979年6月10日,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批准增补贺子珍等为全国政协委员。

次日,全国各大报纸登了新华社播发的这一消息并配发了下面这张照片:

贺子珍和外孙女孔东梅

沉寂多年的女红军成为新闻人物,去首都北京一直是她多年的梦想。

1979年9月3日,在毛主席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央派专机把贺子珍接到了北京。对贺子珍来说,这次的北京之行,她足足等待了30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她想来北京,未能如愿,1966年,她想来北京,依然未能如愿,这一次,她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一到北京,她就急迫地要求前往纪念堂,经过周密准备,这次瞻仰被安排在了9月8日。

1972年,吕相友在一次采访中结识了毛主席的女婿、李敏的丈夫孔令华。

1976年,在毛主席灵堂里,吕相友又拍下了孔令华夫妇守灵的照片。

李敏、孔令华在守灵(吕相友摄)

孔令华非常喜欢摄影作品,对伟人的照片更有着强烈的感情,而吕相友为伟人拍摄数十年,家中珍藏无数,两人从一开始的平淡交往慢慢深入到兄弟相称。

孔令华对吕相友的称呼也从开始的“吕记者”或“老吕”变成了“吕大哥”。

这次秘密之行,吕相友也就成了唯一跟随拍摄的摄影师。

一个不能说话,一个说话不清,漫长的10分钟,令人心酸

吕相友心里充满了期盼,这位走过长征,经历过丧子失女痛楚的伟大女性会以何种面貌出现呢?正思索间,他看到了贺子珍。

已经70岁高龄的她因两年前的一次中风只能坐在轮椅上,口齿表达也不太清楚,但处处透出当年“永新一枝花”的风采。

吕相友默默地跟在贺子珍的轮椅边,不时举起相机,留下贺子珍的身影。

在北大厅里3米高的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前,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代母亲贺子珍献上一个心形花圈,左右缎带上分别写着:

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

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贺子珍久久凝望着毛泽东的坐像,心里想到的是当初那段艰苦却相濡以沫的日子吗?

贺子珍、李敏、孔令华

吕相友拍下了这张自从1937年延安凤凰山之后贺子珍与毛泽东(坐像)的唯一合影。

瞻仰厅里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吕相友十分遗憾未能记录下贺子珍与毛主席相处的场景。

吕相友跟在扶着轮椅的李敏身后,步子沉重地缓缓前行。

他望望轮椅上的贺子珍,她中风后唯一能动的右手里紧紧握着一条白手绢,眼睛直视着毛主席,始终不肯离开……

吕相友不禁百感交集,心里默默对贺子珍说:哭吧,也许哭出来您会觉得更好受一些!

左起:孔令华 孔东梅 舅妈李立英 李敏

她没有哭,在出发前两天,大家都对她做起了工作:“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发出任何响动,更不能大声哭,这是纪律!”

贺子珍这辈子是最遵守纪律的人,她听组织的话,她紧紧地咬着手帕,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20年前的庐山相会,当毛主席突然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双泪长流,不能自已。

那次,丈夫坐在自己对面,叫自己不要哭,这次,她决心好好看看他,不能哭,千万不能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她更熟悉主席的睡姿,他只是睡着了,他不是神,他是人,他也需要睡觉。

李敏一看到爸爸升起来,忍不住哭了,她想起三年前,令她心碎的那一天,她想起,在她42岁的人生中,这是第一次见到爸爸妈妈在一起,可此时,四目不能相对,一个不会说话,一个说话不清…

吕相友眼前一片模糊,他已看不清镜头,擦干眼泪,他看到孔令华脸上也流满了泪水。

缓慢的环绕遗体一周过去了,这10分钟是那么短暂,短到还没有来得及问一句:你还好吗?

可这10分钟又是那么漫长,她足足等了30年。

走出瞻仰厅,一行人来到纪念堂休息厅,墙壁上悬挂着按毛泽东手迹复制的《七律·长征》

贺子珍直直地看着,她是中央红军走过万里长征的女战士之一,长征前夕,她痛别幼子毛毛,长征中又生下并送走一眼没看的女儿,长征中为掩护战友身中17块弹片……

这首《七律·长征》诗词她更熟悉,还有那龙飞凤舞的字体,那是毛主席在1935年9月29日在甘肃渭南向全军朗诵的。

而那一天,正是八月中秋,是贺子珍的26岁生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丈夫献给妻子的礼物。

这次拍摄过程,吕相友心里始终是酸楚的。走出了纪念堂,贺子珍依恋地望着毛主席长眠的地方。

一棵棵青松,一株株翠柏,可以默默守护着纪念堂里那个伟大的灵魂,吕相友为贺子珍和李敏留下了在青松翠柏旁的合影。

要离开天安门,离开毛主席了,一家人再以这种方式再团聚一次吧。

贺子珍 李敏 孔令华

贺子珍最后一瞥

多年的拍摄经验让吕相友期待着能在贺子珍离开之际拍到一张更有感染力的照片。

果然,在李敏也进入车里刚刚坐下那一刻,贺子珍忽然转过头,望着纪念堂,微微发红的眼眶里含着泪水,嘴唇颤动着,李敏也不约而同地侧头望去,脸上泪水纵横。

吕相友及时按动了手中的快门,虽然在拍摄那一刻,他也同样被泪水模糊了眼睛。

照片上,贺子珍和李敏的眼神都落在同一个方向,那是毛主席安息的地方。

贺子珍的这次行程没有文字记录,吕相友拍摄的照片就成了贺子珍这次行程的唯一记录。

这是一次特殊的拍摄经历,没有说一句话,没有一句采访,但全程拍摄的吕相友并不觉得遗憾,泪水就是全部,无言就是答案!

1 阅读:46
醉卧沙场红尘情

醉卧沙场红尘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