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大S流感并发肺炎死亡”的消息登陆各大热搜榜,流行性感冒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为何有时会导致致命后果呢?流感潜伏期有多久?如何预防或是干预流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罗润齐对此回应南都记者,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少数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
肺炎型流感病死率高
南都:为何有些流感会导致死亡?
罗润齐:流感分为多种类型。
●单纯型流感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少数病例可有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痛、声嘶等上呼吸道症状,体温1~2天达高峰,3~4天后逐渐下降,热退后全身症状好转,乏力可持续1~2周,上呼吸道症状持续数日后消失。此型最为常见,预后良好。
●胃肠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多见于儿童,较少见。
●肺炎型流感的患者可表现为高热不退、气急、发绀、咯血、极度疲乏等症状,甚至呼吸衰竭,此型少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病死率高,最后可因呼吸及循环衰竭于5~10天内死亡。
●中毒型流感患者有全身毒血症表现,可有高热或明显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损表现,晚期亦可出现中毒型心肌损害,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循环衰竭等,病死率较高,预后不良,极少见。
少数病例可能引发多器官损伤
南都:流感病毒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损害?
罗润齐: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出现肺炎表现,严重者可导致ARDS。少数病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引起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多器官损伤(心肌炎、急性坏死性脑、急性肾小管坏死、肝细胞坏死等)。
南都:流感病毒怎么传播?
罗润齐: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排毒时间多为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老年人流感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
南都:哪些人群流感症状不典型?
罗润齐: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儿童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乙型流感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老年人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常无发热或为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明显,也可表现为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
南都:如何诊断流感?
罗润齐: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进行诊断。在流感流行季节,即使临床表现不典型,仍需要怀疑流感的可能。
1)抗原检测:采集鼻咽拭子或咽拭子进行抗原检测,快捷简便,但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抗原检测阳性支持诊断,阴性不能排除流感。
2)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咽拭子、气管抽取物、痰或肺泡灌洗液进行核酸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能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
5岁以下儿童、孕妇等是重型高危人群
南都:哪些是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
罗润齐:1)年龄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南都:不幸患了流感怎么办?
罗润齐:1)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2)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应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3)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4)合理选用退热药物,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应用解热药物,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5)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6)及时抗病毒治疗。
疫苗接种预防最有效也要勤洗手
南都:如何预防流感?
罗润齐: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型/危重型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不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3)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通讯员 许咏怡
制图:易福红(腾讯元宝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