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经验——主观犯错,但非本意的4种心理行为!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审不出来东西,审计效率低,与被审计单位起冲突,等等,虽然让我们焦虑难受,但却不会对审计人员有太多负面影响,也算不上犯错。
对审计人影响较大有:声誉受损,误拒或误受风险。如:把对的当错的;不知错;错了也不知要怎么改。
主上观,犯这几种错误,主要受4种心理行为影响:
1.表象失误:浮于表面,又轻信人言
一种是业务的表象:文件、报表、各类成绩成果、人员工作表现;
另一种是心理上的表象:被审单位的热情态度,积极的配合,高明的奉承,以及他们自我表述的完美业绩,以及简单的解释所说服。
轻信这些表面文章,很容易失去对细节的查验,也失去进一步审计的动力。
可能你心里知道:不要轻信这些,要抓实质。
但审计过程中,遇到复杂业务,遇到会奉承之人,仍旧愿意只走“例行程序”,自觉不自觉地不想深入调查。
2.一个谎言需要多个谎言来弥补,一个错误也需要多个错误来弥补!
审计人员会犯错吗?当然会!
但审计可是权威啊!怎么能犯错?
于是,当我们出现一个小错误时,为了不让自己权威受损,只能用更多的错误行为来掩盖,从而造成更大错误。
有时,甚至为了之前的一句胡言乱语或错误评价,说出或做出更多的不当言行!
有时也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求功心切所导致。
但无论哪种原因,不停地用新错误来掩盖旧错误,只会错上加错!
3.过于自信,不听人言
我连整个内部控制体系都审过,这么一个小小的验收程序会不知道怎么做更合理,更有效?
你们这么做是不对的,应该如此.....如此....
我说你们错了,那就是错的,再解释也没用!
你们领导也得尊重审计,别说你一个小员工了...
很多内审人的过度自信,并不是一定是说出来或表现出来的。
很多时候,心里或潜意识中的认知才是致命的!
这让许多经验丰富、业务熟练的内审师,也容易犯下最基础的错误!
4.就近效应:相信眼前的,相信最近的
这是人之常情,比如:在你脑海里,哪些事更清晰?
肯定是最近的人和事啊!
审计经验也一样,对最近的经验和教训你会记得更清楚,从而只相信最近的案例,以致于忽视长年的、正确的历史经验!
人也一样,你最相信谁,肯定是与你经常接触的人呐!
不同人对你说的话和提供的证据,在你心里,其证明力也是不一样的!你与谁最熟悉,与谁关系最好,你当然越相信谁!
审计标准也一样,更相信你所熟悉的业务模式才是最好的!
结语
人人都需要修行,内审也一样!
修行,其实就是修心!
事事反省,时时清明,心行合一,更有利于身心,更有利于工作!
客观因素所引起审计失当,那是“条件限制”!
主观造成的审计失当,才是真的错误!
而主观造成、又非本意所造成的错误,才是最冤、最无不值当的!
与诸君共勉!
亲,多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