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感觉王楚钦的代言品牌不如樊振东?

人生智慧点滴 2025-02-07 10:42:22

最近,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就是王楚钦和樊振东这两位顶级乒乓球选手在代言品牌方面的差距。

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什么樊振东的代言好像更多、更有影响力,而王楚钦的代言就显得有点“冷清”呢?两个人的竞技水平不分伯仲,都能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可是,他们的商业价值怎么就差这么多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一聊。

咱们得先说说代言的差别。

樊振东在离开WTT后,代言的品牌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不仅有国内知名的大品牌像红米、安踏、东风这样的企业,连品牌层次都高。

尤其是安踏,作为国内体育品牌的头部企业,对他这种顶级运动员的青睐可见一斑。

就像他和这些品牌合作,简直是“捞个盆满钵满”。

反观王楚钦的代言,似乎就不太一样。

他的代言多是偏向团队类型的,集中在一些时尚品牌上,虽然时尚界的受众群体也不少,但毕竟相较于体育品牌的广泛受众,时尚圈的受众就没那么普及。

很多网友也觉得,王楚钦的代言品牌相对较小众,似乎没有“打破天际”的感觉。

大家对于王楚钦的代言印象,好像更集中在某些年轻化的品牌上,目标群体也显得更加有限。

一位网友在评论区说:“王楚钦的代言品牌虽然年轻化,但跟樊振东的那些大品牌一比,就差了点档次。你看安踏那种品牌,不仅在体育圈有影响力,走出国门也有一定的市场。王楚钦代言的那些品牌,虽然有特色,但到底还是小圈子。”这点看得挺透彻的。

我们得谈谈两位运动员的商业价值。

大家知道,品牌商最看重的是什么?稳定性、曝光率、以及长久的品牌效应。

简单来说,品牌商希望自己的代言人能持续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且最好是能够做到跨界影响,吸引更大范围的消费者。

而这一点,樊振东无疑占了上风。

樊振东的个人形象比较稳重、成熟,这种“稳如老狗”的特质让他成为了品牌商眼中的香饽饽。

不管是他在赛场上的硬核表现,还是在一些节目上的亮相,都能让人产生“这人很可靠”的感觉。

有网友评论道:“樊振东的形象真的是超稳,每次代言都让人感觉他很靠谱,不是那种只靠一时流量的球员。他这种沉稳的气质,很适合大品牌,不像一些运动员,刚火的时候可能会被流量拖垮。”其实这句话说得挺对,樊振东确实展现出了长期稳定的竞技状态,而这对于品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品牌商要的,不仅仅是短期的流量,还是可以依赖的长期效应。

王楚钦呢?虽然在赛场上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但他在商业形象上却比樊振东更容易受到流量的影响。

可以说,他目前的商业价值稍显波动。

虽然年轻,形象阳光、帅气,但有些时候这种“流量小生”的形象,确实会给他带来一定的“流量压力”。

运动员的代言,往往需要稳定的输出,而流量反而成了一个双刃剑。

高调的曝光固然能带来话题,但也容易被舆论风波拖住。

品牌商在选择代言人时,会有一些顾虑,尤其是那些想要长期合作的品牌,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形象稳定、商业价值可预期的球员。

而且王楚钦和孙颖莎一样,还是在刘国梁的规划下发展起来的。

两个人的形象更多地是按照国乒整体的宣传策略来做的,虽然这种做法能扩大乒乓球整体的影响力,但从个体角度来看,可能会缺乏一种鲜明的个性化标签。

国乒选手的代言和形象塑造更多是“团队效应”,强调的是他们代表着整个国家队,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形象。

这对于提升乒乓球的整体影响力是有好处的,但在商业领域,可能缺乏个性化的亮点。

实际上,樊振东在体育圈内的形象,就像是打破了“局限”的瓶颈。

他不只是代表一个运动项目,他的影响力已经突破了乒乓球的范畴,渗透到了各个层面。

而王楚钦,虽然有着巨大的潜力,但似乎在“突破自我”和“展示个性”这方面,依然需要一些时间去沉淀,逐步打造一个更具个人特色的品牌形象。

樊振东和王楚钦的代言差距,其实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体现。

不仅是品牌选择的差异,更多是两人在商业价值上的不对等,尤其是在形象打造方面。

品牌商看重的是长期稳定的市场效应,而流量和短期效应虽然能带来话题,但并不能长期支撑代言人的商业价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两人在竞技场上都十分出色,樊振东的代言品牌更有看头,而王楚钦的代言则稍显逊色。

这种差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王楚钦不断在赛场上证明自己,在未来,若能在商业形象上做得更加个性化,相信他的代言品牌也会逐步迎头赶上。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