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老汉,风烛残年已经半身不遂了,却还要筹钱搞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他图个啥?
我一直不理解。
这个老汉就是白居易。这些年,好朋友元稹死了,刘禹锡死了。
几年前,他也得了“风疾”,半身不遂,于是“卖马放妓”,遣散了小蛮和樊素,大家都知道他有多爱“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这几年访僧问道,白居易没事爱往香山寺去。来来往往看着大冬天纤夫肩上拖着纤绳,赤脚走在水中,他心有所动。
他决定要搞一个大工程——“开龙门八节滩”。
八节滩是由古阳洞乘船东渡伊河至香山必经之河道,暗礁密布危险异常,稍有不慎就船毁人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ce5774bbad2221d28db64b9d29f121.webp)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
唐 白居易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夜舟过此无倾覆,朝胫从今免苦辛。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白居易有在苏杭当刺史的水利经验,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身缠百病的老汉,更何况他没有钱。
839年白居易罢太子少傅,停了俸禄。842年,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这些钱过日子可以,但是要搞工程,那就差远了。
但是香山寺的和尚支持他,大和尚慈悲为怀,加上白居易的名头,还是很有些号召力的。
大和尚号召香客募捐,据说白居易此时也得到一笔巨额的“润笔”,这是好友元稹的家人送来的。
不知道怎么搞的,元稹的家人要白居易给元稹写墓志铭,竟然还送了一笔六七十万贯的巨款。
白居易在《修香山寺》中记载说:我不要这个钱,但是元稹的家人非要给,我没有办法就收了,收了后就以元稹的名义捐给了香山寺。(价当六七十万,为谢文之贽。予念平生分,贽不当纳,往反再三,讫不得已,因施兹寺。凡此利益功德,应归微之。)
有人考证过六七十万铜钱相当于现在四十万人民币,反正是不少。白居易能把这钱捐个香山寺,香山寺就能募捐更多钱搞水利工程。
公元844年,开凿龙门八节滩这个工程竣工。两年后,白居易去世。
白居易在《画弥勒上生帧记》一文中最后写到:
“今因老病,重此证明,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
他至死“不忘初心”。
这次我去龙门石窟香山寺,过了钟点没有到白园拜访白居易墓,只能写这点儿文字了。
两耕斋闲话:闲来喝茶,梦里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