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T-7A“红鹰”在生产进程上稍显步履蹒跚,但美军于6月28日于密苏里州的波音基地,拉开了其预产机的试飞大幕,跨过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旦完成研发,红鹰或将与中国JF-17“雷电”战机,俗称“枭龙”战机,形成锋芒相对的局面。
据《欧亚时报》30日报道,红鹰的孕育并非波音一家之功,还有瑞典的绅宝集团携手并进。波音指出,此次试飞标志着红鹰的技术及制造开发阶段如火如荼地展开,也是空军飞行员首度亲身驾驶。
在未来,红鹰有望替代美军现役的T-38“鹰爪”教练机,得益于其数字化设计,组装时间减少了80%,从构思到首飞,仅花费不到三年。
红鹰搭载了推力约17200磅(约7800公斤)的GE-F404涡扇发动机,动作敏捷,其性能与美国空军的F-16战机不相上下,但在操作和采购成本上却大大降低。一旦红鹰正式服役,其开放式软件架构将能容纳新的战斗力和飞行训练元素,与空军的现代化同步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红鹰的体型小巧,在视距内战斗中能大大减低被发现的可能性。
美国空军大学文化和语言中心的印太研究副教授古普塔在谈论多数国家的空中战力需求时提到,昂贵的五代战机如F-35,或者四代半战机如法国制造的“飙风”,并非他们真正的需要。这也是为何武装教练机能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之一。
观察人士指出,对许多国家来说,新型战机的负担过重。中国尽管全力推广“枭龙”,而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亚也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进行了采购,但要想打开更广阔的出口市场,还需持续努力。古普塔认为,这正是T-7A红鹰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他表示,对美国的许多拉美盟友来说,装备有高性能但并不昂贵雷达的红鹰就已经足够。而华府更可以利用这一点,对那些原本计划购买中国和俄罗斯战机的南美和非洲国家进行武装。
另一方面,有报道指出,随着对五代战机训练需求的增加,美国空军可能将红鹰作为下一代模拟敌机平台。
随着“红鹰”教练机的发展,不仅可能改变全球战机市场的格局,也可能对中国的“枭龙”形成强大竞争。尽管“红鹰”的研制进程有些曲折,但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无疑是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战略威胁。无论是对“枭龙”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还是对中国空军的战术布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