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见过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手稿吗?那种大气磅礴的境界,让人叹服,相信,每一次欣赏,都会让人肃然起敬,从这首诗歌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大无畏精神,毛主席的这幅手稿作品,堪称诗书合璧,非常有高度,不仅是诗歌精品,而且也是艺术佳品,十分难得,很多书法大家,对《清平乐.六盘山》也是情有独钟,纷纷书写这首诗歌,但是,格调上不同,诸如我们最熟悉的书法大家,郭沫若、林散之、武中奇、沙孟海等等,其中,沙孟海书写的最为苍劲老辣,下面就让我们对比欣赏一番吧。
首先,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郭沫若的这幅作品,从整体上看,也是非常飘逸的,他的草书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个性十分鲜明,尤其是这种舒朗的布局方式,更加突出了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很有境界之美,不仅字距大,而且行距也非常大,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笔墨上很有情怀,笔意十分浓重,笔法也是变化多端,呈现出一种飘逸感,虽然不以书法家名世的郭沫若,但是其书法水平不输书法家。
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其草书版《清平乐.六盘山》,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比较苍茫,尤其是突出了一种秃笔书写的效果,墨色上变化更加明显,同时,这种浓淡对比更加突出,尤其是很多字迹,都是以一种淡墨书写,层次感也十分强烈,而书写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飞白现象,自然而且富有清新之感,无论是从控笔上看,还是从书写的境界上看,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武中奇老师的《清平乐.六盘山》,在造型上更加突出了一种突兀之感,同时,这种相互穿插的效果,也是十分突出的,不仅有一字之内的穿插,而且字字之间,亦有穿插,形成了一种很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相信也一定能够赢得你的“芳心”的,在字形上,也突出了一种高大的感觉,十分新颖别致。
而启功先生所书写的这幅作品,在感觉上也是一种超越,不是那种传统的“启功体”,而在书写上感觉更加奔放,更加自由,在笔墨上,也非常有层次感,在这幅作品中,最能够体现启功先生的临帖功夫,对古法的继承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而在字形上也有新的突破,笔墨飞动,表现出一种大气魄,这也是,我们从前没有见到过的一种新变化,看来,毛主席诗词对每一位书法家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费新我的左手作品,在字形上比较方扁,虽然这样,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没有违和感,反而让人感觉很是清新自然,尤其是很多点画的处理,给人一种很干练,利落的感觉,紧密的字距,过大的行距,也形成了对比,对比感十分强烈。
笔者认为,在诸位大家中,还是沙孟海写得最为老辣,不仅每一个字都有一种纵横的姿态,而且笔墨上十分浓重,倾斜度大,同时,每一列都有着明显的倾斜,增强了视觉感受,过大的行距,更加突出了一种疏密对比,效果是明显,这些大家的《清平乐.六盘山》,你更加推崇谁的作品呢?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一同交流提高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