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登基,后妈立马献上8个漂亮宫女,他享受过后:快,传御医

书签夹住时光 2025-01-13 16:30:3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1620年的某一天,明朝的皇宫掀起了轩然大波。朱常洛,这位熬了29年的皇太子,终于登上皇帝宝座。

可他刚刚坐稳龙椅,就被一场风波卷入了历史的漩涡——郑贵妃献上了八位美丽的宫女,朱常洛如饥似渴地享受后,却突然病倒,宫中急忙传御医。

迟来的皇位

朱常洛,明朝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只做了29天的皇帝。

父亲是明神宗朱翊钧,母亲却只是个普通的宫女王氏。她并非皇帝的宠妃,仅因偶然侍寝生下了朱常洛。

母亲的身份决定了他在皇宫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出身低微”的太子,没有获得父亲的疼爱,也无法像那些贵妃之子那样享受荣宠。

朱常洛7岁那年。由于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候选人,他被立为太子。但这个位置并不好坐——明神宗并不喜欢这个长子。

真正的宠爱在郑贵妃和儿子朱常洵身上。朱翊钧甚至一度想废掉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改立朱常洵为皇位继承人。

这个决定遭到了朝臣们的强烈反对。文官集团认为,废长立幼会动摇国本,断然拒绝皇帝的荒唐想法。

为了扛住朝廷的压力,朱翊钧只得作罢。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保住了,但从此生活在父亲的冷漠与朝廷权力的夹缝中。

这段时间的朱常洛,活得异常憋屈。他知道自己不能靠父亲的宠爱,只能靠隐忍活下去。

他做事一丝不苟,表现得极为谦逊,对人恭敬有礼,生怕一个举动惹怒父亲,或被郑贵妃抓住把柄。

人生目标只有一个——等到父亲去世,自己能顺利登上皇位。

1620年7月,朱翊钧病重去世,皇太子朱常洛终于登基。

这一天,他穿上龙袍,在文武百官的叩拜声中行礼,正式成为了大明的第十四任皇帝——明光宗。

但这份来之不易的皇位,并没有让他松一口气。从登基那一刻起,他就被卷入了一场更大的旋涡。

郑贵妃的“后招”

朱常洛登基后,原本应该是新皇安稳掌权的过渡期。这位新皇帝的处境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他的后母郑贵妃,依旧在后宫呼风唤雨,掌握着不少势力。

虽然亲生儿子朱常洵已经失去了皇位的竞争资格,但她并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郑贵妃开始动用手段。她知道朱常洛身体羸弱,性格懦弱,压迫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玩起了“美人计”。

登基没几天,她亲自挑选了八位宫女送入朱常洛的寝宫。这八位宫女,每一个都精挑细选,绝色无双,年纪不过十六七岁,正值青春年华。

她们中,有的是秀女出身,身姿婀娜;有的擅长琴棋书画,充满才情。更重要的是被教导得极为懂得“取悦”皇帝,懂得察言观色。

当这些宫女被送到寝宫时,朱常洛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从小生活压抑,被父亲冷落、被后母欺压,哪经历过这样的美色环绕?

而此时,他刚刚登基不久,心情本就激动亢奋,面对这些如花似玉的女子,彻底沦陷了。

据野史记载,朱常洛连着几夜彻夜不眠,沉迷于酒色之中。对这些宫女的宠幸达到了疯狂的地步,几乎忘记了朝政,甚至忘记了自己身体的虚弱。

他的宫中,烛火彻夜不熄,欢声笑语不断,俨然成了一个狂欢的场所。

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短短几天后,朱常洛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疲惫与不适从未如此明显。开始觉得头昏脑涨,胸口发闷,甚至连走路都变得吃力。

他以为这是小问题,甚至没有让御医来看病,依旧强撑着继续过着荒唐的生活。

直到某天夜里,朱常洛突然倒在床上,冷汗直冒,四肢冰凉,连话都说不清了。宫女们吓坏了,急忙传来御医诊治。

诊断后认为朱常洛的症状并非单纯的病体虚弱,而是长时间纵欲导致体力透支,且可能还有积食、寒邪入体等问题。

这时的他,已经被折腾得完全没有力气。虽然服了一些调理的汤药,但效果并不理想。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太监崔文升提出了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建议——用泻药给皇帝清理积滞。

红丸救驾,皇帝复又病危

御医们不敢轻易开药,但崔文升强行拍板,命人用大黄和芒硝配成泻药,送到皇帝嘴边。

这药效惊人。朱常洛当晚泻了十几次,身体迅速脱水,虚弱得连抬手都困难了。第二天,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皇帝的病情雪上加霜。

朝廷上下乱成一片。就在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自告奋勇,说他手里有一颗“奇药”能救驾。

这颗药是民间炼丹术士所制,成分不明,外表红艳,被称为“红丸”。

没人知道这颗药的真正效果。御医们反对,说皇帝已经病成这样,再吃这种不明成分的药可能有危险。

但李可灼信誓旦旦地说:“皇上病重,万一这是唯一的希望呢?”朝臣们权衡再三,决定让朱常洛试试。

服下红丸后,效果出奇地好。他的精神突然振奋,甚至能坐起来吃东西了。

宫里传出消息:“皇帝有救了!”文武百官松了一口气,后宫也恢复了欢声笑语。

但好景不长。第二天,朱常洛的病情再次急转直下。这一次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彻底卧床不起。

红丸虽然让他短暂“复活”,却没能根治他的病。御医和太监们一筹莫展,整个皇宫都被一种不祥的气氛笼罩着。

八月三十日深夜,朱常洛在一阵剧烈的胸痛中撒手人寰。他这一走,带来了比登基时更大的混乱。

驾崩的消息一出,整个朝廷哗然。他刚刚登基29天,便在龙床上撒手人寰,成为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皇帝的死因成了朝廷争论的焦点。许多大臣将矛头指向了太监崔文升和鸿胪寺丞李可灼。

他们认为,是崔文升的泻药和李可灼的红丸共同害死了皇帝。

文官集团站出来弹劾李可灼:“红丸来历不明,服用之后病情反复,这是草菅人命!”

崔文升也没逃过指责:“泻药导致皇帝身体虚脱,分明是误诊误治!”

东林党和阉党趁机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东林党要求彻查“红丸案”,将相关人员治罪;而阉党则竭力为太监和李可灼辩护。双方唇枪舌剑,争得不可开交。

最终,李可灼被流放,崔文升也被贬谪到南京。红丸案并没有因此平息。

关于朱常洛的真正死因,朝廷始终没有定论。

新的矛盾已经悄然酝酿。他的死引发了权力更迭,年仅15岁的朱由校(明熹宗)登基,成为明朝的新皇帝。

这位少年皇帝在位期间,宫廷内部斗争更为激烈,明朝的灭亡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0 阅读:39
书签夹住时光

书签夹住时光

书签夹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