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但大多数人对它却不是很了解。知道它是中国第一经,群经之首。却不知它的本质内容是什么?
河洛文化(河图洛书),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源。(龙马负图出之黄河,曰河图,洛水发现一只神龟,背甲上有很奇特的图纹,曰洛书。)(无法考证)易经很多观念都是从河图洛书中演变来的。
河图,黑白点,示阴阳;四象,定东西南北中五方;天地数合成五行。演先天八卦,先天之数。(天地定位,六亲定位,自然界8种状态)
洛书,演后天八卦,后天之数。(天地定位,六亲定位,万物类象,方位,时间)。
易经已经有近七千年历史,成书不晚于西周。这本全世界最古老的书,就连老外都争相研读。国外翻译I(变化的哲学)
(现代考古发现万年的陶片上有画卦符号。)
易,由日、月组成。经,1.经,经纬。经天纬地。经年累月。经久不息。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2.经者,径也,就是“径路”,由凡夫到达智慧的一条路。3.法本──是“法的根本”。万法的根本。4.经,表示规律、规则、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其实易经就是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化,阐述宇宙天地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表达方式是八卦。易经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易书。《连山》《归藏》已失传。
《周易》的发展是漫长而复杂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春秋。由《连山》《归藏》到《周易》。
《连山》是以艮卦,即以山为六十四卦的起点,这虽然反映了夏人的思维能力有发展,但对天地观念的认识还很肤浅。当时因洪水泛滥,大地浮沉,人们主要是居住在山洞里,所以把山作为地球的主体。
《归藏》是以坤卦,即以地为六十四卦的起点,说明殷人的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不仅说明母系社会的势力还存在,而且在认识上,初步形成了地球中心论的世界观。
《易经》是以乾卦,即以天为六十四卦的起点,说明社会由母系社会转到父系社会,这不仅证明周人对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开始研究天体运动对地球、对人的影响,揭示了宇宙间对立与统一的规律,所以,一个新的宇宙观开始出现。
2易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所谓"不易”,就是根本的,本质的,基本平衡的;(为体)"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表象、现象;(相、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来概括。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大道至简。(为用,方法)易经的表现方式是八卦,八卦是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单卦组成。知道了八卦就可以推出六十四卦。在《易经》经文中,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阴阳爻就组成了卦。
一、讲“理”的书。(事物的本质)讲人生哲理的圣贤之书,被列为儒家六经之首,有极高的学术地位。智慧之书,设教之书。(《易》《诗》《书》《礼》《乐》《春秋》)孔子在晚年时曾说:假如他可以更长寿一点,或者早一点开始研读《易经》,他这一辈子便不会白活!为什么孔子这么说呢?孔子认为《易经》是一本很了不起的书。他是在晚年才开始研究《易经》的。并写下了对《易经》的注释,统称为“十翼”。易经是宇宙智慧之书,治国之策。二、“象”。就是说当某种事情发生时,会出现一种现象。三、“数”。是什么呢?所有八字命理,风水,数字能量都是“数”。“数”是指数目,时间,星象,方法。
一句话理解:理象数如:一个人生病。为什么生病,什么原因是“理”;生病部位,症状,表现是“象”;什么时候病,多长时间,用什么方法解决是“数”。其实宇宙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这三种。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逃离不了这三种程序。只要掌握了这三门学问,便可以达到学习《易经》的目的,就能够打开智慧之门,未卜先知。
慧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