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与乌克兰的代表在沙特就临时停火进行磋商之际,乌克兰方面突然对俄罗斯发动了被描述为“今年迄今最大规模的无人机攻击”。据俄罗斯各地军方报告,他们成功击落了337架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不仅侵入了俄罗斯领空,还瞄准了首都莫斯科的居民区域,导致3人不幸丧生,另有18人受伤,酿成悲剧。
面对如此重大的损失,俄罗斯方面显然不会坐视不理。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以其一贯的强硬姿态,迅速作出了回应。就在同一天,俄罗斯也对乌克兰实施了大规模的无人机空袭,其行动方针几乎是对乌克兰之前行动的“1:1复刻”,但规模却扩大了一倍,显示出俄罗斯方面对此次袭击的严厉反制态度。
面对乌克兰的突然袭击,俄罗斯军队的回应展现出了精密的战术布局与深远的战略威慑效应。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敖德萨市的石油储存设施及居民区域即成为俄军无人机攻击的目标。紧接着,敖德萨港口的燃料供应系统与基础设施也遭到了导弹的精确打击,现场瞬间陷入熊熊烈焰之中,夜色中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映红了天际。数十辆乌克兰的消防车和救护车迅速响应,紧急奔赴现场进行救援。
敖德萨,作为乌克兰的第一大港口,不仅是其黑海经济走廊的战略支点,更是国家能源与经济的重要命脉。此次袭击中,敖德萨炼油厂遭受的严重损毁,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乌克兰的能源危机。同时,民用设施的连带受损,也向乌克兰政府传递出了一种“无差别打击”的强硬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敖德萨港口不仅是乌克兰的重要门户,更是北约海上补给线的关键节点。一旦该港口的关键设施遭到彻底破坏,北约的海上运输通道将面临长时间的瘫痪风险,这无疑将对乌克兰及北约的军事与战略部署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留意的是,俄罗斯国家杜马军事委员会主席提及使用“榛子”导弹的言论,尽管尚未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却犹如一柄悬于乌克兰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心生寒意。这款具备高超音速突防性能的战略性武器,其强大的穿透力足以挑战现有的防空体系,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对乌克兰的决策核心构成了实质性的战略威胁。
然而,这次袭击精准地揭示了俄罗斯防空系统潜在的脆弱环节。长久以来,俄军以其坚不可摧的防空网络而自豪,但令人惊讶的是,单价仅为500美元的自毁式无人机,却迫使俄方动用价值高达数万乃至数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这种极端不对称的作战方式,正在逐步侵蚀俄军的防空资源。即便是那些尖端的防空系统,也似乎存在难以察觉的漏洞,因为有些无人机竟能从600公里外的切尔尼戈夫州起飞,悄无声息地穿越防线,抵达莫斯科上空,这无疑揭示了边境雷达网络存在的探测死角。
更令人担忧的是,无人机残骸坠落所引发的次生灾害,例如多莫杰多沃火车站铁轨的损坏,迫使俄方不得不采取紧急的航空管制措施。面对这一系列挑战,俄军迅速响应,启动了“多层次拦截+信息战反击”的应对策略。他们部署了电子战干扰部队,旨在扰乱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同时,通过舆论战的手段,努力构建“乌克兰方面实施恐怖袭击”的舆论氛围。
冲突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双方战略目标的深度对峙。乌克兰选择在美乌吉达会谈前夕发起攻击,显然意在通过展示其远程打击实力,为谈判增添更多筹码。
这一策略从三个维度显现其效用:
首先,乌克兰此刻对莫斯科的打击,被视作对俄欧会谈的一种干扰。同时,基辅试图借此军事行动向外界证明,即便美国暂停了对乌的军事支持,乌克兰依然具备持续战斗的能力;
其次,乌克兰提出“空中停火”的倡议,或意在以此为交换条件,促使美国恢复对其的军事援助;
再者,此举也被视为乌克兰试图转移国际社会对库尔斯克州乌军撤退情况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方面,则将此次袭击与美乌会谈紧密联系起来,外交部直接指责西方的军事援助等同于“共谋犯罪”。克里姆林宫虽表示“早有准备”,但其言外之意颇为明确:若乌克兰继续攻击民用设施,俄军或将不再局限于当前的“特别军事行动”区域,战火有向更广泛地域蔓延的风险。
展望接下来的72小时,俄军计划采取饱和式火力攻击,每日将发射三个基数的弹药。他们每小时都会派遣卫星进行侦察,以更新战场地图。一旦发现目标,俄军将立即出动无人机进行锁定,随后利用巡飞弹、导弹、FAB航空炸弹、炮弹以及火箭弹实施精确打击。最后,俄军小分队将负责清理雷区并攻击乌军的据点。
在库尔斯克地区,乌军的作战并不顺利,他们未能大量摧毁俄军的高价值装备,且在重武器交换比上也处于劣势,约为1:1.5,远低于顿巴斯前线的表现。因此,局势有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激化。
俄军可能会针对利沃夫、第聂伯罗等乌克兰西部的战略要地发动导弹袭击,重点目标是军工复合体。而乌克兰方面,则可能会利用无人机对俄边境进行二次袭扰,以此测试俄方防空系统的反应速度。
乌克兰近乎唯一的战略出路在于紧密依靠西方,尤其是欧洲,期望其能持续提供支援以拖延战局。关于美乌提出的俄罗斯停战30天的要求,其实无论俄罗斯是否接受,都有其战略考量。若俄罗斯同意停战,乌克兰将利用这宝贵的30天时间,迅速构建第二道防线并布置地雷,同时急需时间重整军备,调整战略部署。
反之,如果俄罗斯拒绝停战并继续战斗,这对乌克兰而言也是可接受的局面,因为它能持续激发欧洲的紧张情绪,防止欧洲因和平协议的达成而放松警惕,进而放弃重新武装的计划。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军似乎并未打算停止进攻。他们的目标——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以及完全控制公投四州——尚未达成。更为深远的是,俄罗斯重建大俄罗斯帝国的梦想仍在继续,尽管距离实现三位一体的大俄罗斯愿景还十分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