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高考大省,2024年有50多万人参加高考,可是我们江西本科院校较少,公办本科不足,与浙江有较大差距。浙江公办本科38所,我们江西公办本科29所。同样11个地级市,浙江多数地级市有两所或两所以上公办本科。而我们江西,依然有上饶、九江、新余、萍乡、鹰潭、宜春等七个地级市,没实现一城两所公办本科院校。其中,鹰潭市,公办本科为零。
这种失衡不仅影响着学子的求学路,更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隐形枷锁。
浙江经验给出清晰答案:浙江杭州、金华、温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七个地级市,均有两所或两所以上公办本科配置,形成"市市有高校、校校有特色"的良性生态。这种布局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与阿里巴巴共生共荣,让温州医科大学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更让宁波大学成为地方产业升级的智力引擎。反观江西,人口超600万的上饶、经济重镇九江仍在为第二所本科院校苦苦等待。
教育失衡带来的经济阵痛正在显现。以有色金属之都鹰潭为例,每年培养的本科人才不足千人,导致江铜集团等龙头企业不得不远赴省外"抢人"。
破局之道在于下好"三步棋":首先在人口大市填补空白,将上饶职业技术学院迁建鄱阳升级为饶州学院,既盘活职教资源又激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次推动九江、宜春职院升格为文理学院和科技大学,打造适配本地产业的"人才工厂";在鹰潭创建首所本科院校,构建从铜冶炼到物联网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数据揭示改革紧迫性:江西本科在校生规模仅相当于浙江的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转型机遇已然显现——国家职教改革试点、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政策红利叠加。当景德镇陶瓷大学孵化出千余家文创企业,当赣南医学院成为革命老区医疗中坚,我们有理由相信,补齐高教短板的江西必将释放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上饶市在鄱阳县创建一所 本科院校,较为合理,能服务鄱阳、余干和万年三县的发展。当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智力引擎",当特色产业与在地高校形成创新闭环,"江西制造"向"江西智造"的跨越便有了坚实支点。这或许就是浙江经验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才是区域经济突围最持久的推进器。
浪迹天涯
艹,所谓的高校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再过十年,其中过半都要关门。全中国维持五百所高校足够!!!
用户17xxx90
九江现在有两所本科大学,一个九江学院,一个是去年刚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