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被软禁54年,手下的东北军怎么没人营救?

历史与江湖 2024-09-18 00:33:40

1936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张学良从西安启程,护送被扣押了两周的蒋介石回南京。抵达南京时,张学良已经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再自由离开。果然,随着蒋介石的安全回归,张学良却迎来了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

令人费解的是,作为当年奉系的“少帅”,他曾指挥着25万东北军,手握重兵,却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囚禁岁月中,几乎没有任何人试图营救他。到底是张学良有意设计,还是东北军内部矛盾重重,致使他的困境无人问津?

西安事变的爆发让全国震动。张学良与杨虎城决定扣押蒋介石,逼迫他接受抗日的主张,然而这一行动也让张学良陷入极大的危机。蒋介石的脾性一向刚烈,任何背叛他的人都会遭到报复。张学良虽与蒋介石有过亲密的合作关系,但此时他选择了与蒋对立。

事发时,军中对蒋介石的处理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必须趁机除掉蒋介石,否则将来必有后患;而另一部分人,包括张学良自己,则主张不杀。张学良认为杀了蒋介石,势必会引发国民政府的报复,最终可能破坏全国抗日的大计。权衡再三,张学良决定信守承诺,将蒋介石送回南京。

然而,他的这一善意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感激。抵达南京后,虽然宋美龄等人对张学良表达了感激之情,但蒋介石却突然下令缴了张学良随行士兵的武器,随后将他软禁起来。面对这样的局面,张学良表现得出奇地冷静,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结局。

事实上,张学良出发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与手下定下了一个三日之约,如果他在三天内能够平安归来,军中的一切事务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执行;若三天后没有音讯,便将军权移交给杨虎城和于学忠。然而,这一安排最终未能起到作用。

张学良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现实:杨虎城虽然掌控着西北军,但手中仅有5万兵马,与奉系的25万大军相比,力量悬殊过大,东北军自然不可能完全听从他的指挥。而于学忠虽是奉系的将领,但他资历尚浅,在军中威望不足,难以掌控大局。因此,张学良的后手安排并未能有效运作,东北军内部陷入了混乱。

三天后,张学良果然未能返回,消息传来他已被软禁。东北军中的将领们陷入了争论和犹豫,一时之间无人能够统一决策,军中人心浮动,救援行动难以展开。

张学良的软禁很快引发了军中不同派系的分裂。东北军内部原本就存在各种力量的博弈,张学良的困境加剧了这种矛盾。

一些元老派将领,早年追随张作霖南征北战,对张学良的能力并不十分信任。这些人认为张学良太过年轻,处理事情不够成熟。尤其是此次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元老派早就反对这项决定,他们认为这无异于将自己送入虎口。如今事实证明了他们的猜测,张学良被囚,东北军也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局面,这让他们更觉得自己是对的。

与元老派形成对立的是张学良亲自提拔的一批年轻将领,这些人对“少帅”忠心耿耿,主张通过武力营救张学良。然而,年轻将领们的影响力有限,他们虽然激进,但在军中根基不深,缺乏广泛支持。

内部的争斗愈演愈烈。年轻的主战派在得不到支持后,情绪变得更加激动,最终采取了极端手段,他们冲入主和派代表、东北军老将王以哲的家中,将其杀害。这一举动彻底激化了内部矛盾。元老派和主和派本就对营救张学良持怀疑态度,如今更是转向了反对,东北军内部分裂的局面无法挽回。

局势的发展让杨虎城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东北军的内部斗争愈加激烈,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可能引发更大的内乱。为了避免东北军的彻底分裂,杨虎城选择妥协,与蒋介石的中央军达成协议,最终东北军接受了改编。

随着改编的进行,奉系军队不复存在,昔日的将领或被纳入中央军,或另寻出路,只有少数人选择投奔共产党。张学良手中的25万大军被逐渐分解,他再也不是那个掌控东北的“少帅”。他曾经的属下,如今已经不再听命于他,而是转而效忠于蒋介石。

张学良的命运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沉沦。东北军的元老们本就不看好他,而在他被软禁后,他们更是无心再管他的生死。对于他们而言,张学良已经是一个被历史遗弃的人,救不救他并不会改变他们的利益格局。

张学良在漫长的54年软禁中,几乎被彻底遗忘。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年轻将领无力回天,而那些手握重兵的元老们则乐见其困境不被打破。在东北军解散后,张学良的营救问题不再成为任何人的关切。

“可以回,但我不会再指挥军队了。”多年后,张学良曾对前来探望他的旧部下说道。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对历史的感慨。他曾是东北的主宰,却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困于狭小的房间内,直至晚年。

这场无人营救的囚禁,终究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张学良人生中的无尽叹息。

0 阅读: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