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都预测不到会挖出什么,可能挖了很久却和这几年其它人的发现相似,了无新意。但也有可能挖到全新的发现,我们在此地的发现也许是解答,也许不是,但这就是掠食与食腐之争的重点,没有单独一件发现能够定论。
单一证据并不存在,暴龙的每个部分都要经过检验,专家认为重达半吨的暴龙头骨能够解释其存活的方式,这是说明暴龙何以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存活,从头部模型可看出前面这部分明显大了许多,从模型可知暴龙的视觉并不发达,它肯定不会在夜间猎食,我认为它甚至在晚上或早上也不太猎食,可知暴龙视力不佳嗅觉却很灵敏,附近的医院或许能让霍纳深入了解暴龙的嗅觉,霍纳将暴龙的头部化石进行断层扫描,一窥史前动物的新面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看看扫描出来的影像。
检查头部的扫描结果,暴龙虽然嗅觉发达,但体型本来就大,所以研究时有个重点,就是要和当今动物的嗅觉来做比较,今日的秃鹰是地球上标准的食腐动物,能够嗅到25哩外的食物,秃鹰的头部结构跟暴龙同样惊人,我们在这里又看到类似的情形,它变得愈来愈大。
霍纳将两者的扫描结果并排发现暴龙和秃鹰的嗅觉比例相等,我们的结论是因为红头美洲鹰是食腐动物,利用嗅觉能嗅到远方的食物,暴龙的嗅觉很大,所以我们目前假设,它也能用嗅叶嗅到远方的死尸,然后走过去进食。